小学审美教育音乐论文
本文共计403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小学审美教育音乐论文
一、与教材互动,体验文本之美
新的音乐教材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添加很多卡通与插图,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美的世界;内容上更加具有丰富而且具有审美价值,融进了很多结合了优秀的作品;更加贴合学生生活,体现了教材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欣赏美、发现美、研究教材文本之美,这是低成本高效益的审美教育途径。
1.善用插图
小学音乐教材中,教材单元都配有趣的图片。学生第一看关注的就是这些图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良好契机,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欣赏,然后从图片之美引入对乐曲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对乐曲的欣赏与学习有审美准备。例如:在《小白船》的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图片中的月亮、星星、小船组成的图画,说出来这幅画美在哪里?制造了什么样的意境?然后通过乐曲的欣赏感受、验证这种美。这样的教学不仅把音乐与美术贯通,而且能充分利用美术与音乐之间的天然联系,整合审美资源、深化审美感受。另外,教材中有一些小的故事、小问题、小互动设计等,这些素材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对音乐教学有着极大帮助,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为乐曲的学习做铺垫。
2.与作品互动
教材的核心是乐曲,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氛围,诱导学生感情动荡产生情感共鸣的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到作品中去,在互动中感受韵律之美。首先,与歌词交流。歌词本身具有节奏美、意境美、韵律美、和音美。如:《鲁冰花》中的歌词“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啊鲁冰花……”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其次,与伴奏交流,音乐节奏来源于自然界,来源于生活。如:汽车的喇叭声,火车的隆隆声,虫鸟的鸣叫声,下雨的滴答声等,在教学中可以联系生活中的节奏引领学生为歌(乐)曲伴奏。如在教学《雨滴》时,把i5555555|25555555|75555555|i5555555|采用密集的节奏,让学生用手指弹击坐的“凳鼓”,突出强拍模仿雨水声,在学生有节奏的伴奏声中,学生如醉如痴。再次,与歌曲交流,如在《卖报歌》教学时,老师先用轻松快乐的形象范唱歌曲,让学生说说老师唱得怎么样?学生马上觉得:这个小报童很可怜,不能用这么欢快的情绪来演唱。那么到底怎么唱呢?让学生讨论,得出:第一段的速度唱得稍快些,反映等派报时焦急的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唱得稍慢,表达内心的凄苦;第三段速度可稍快,表现出小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
二、走进教材,发掘背后的文化之美
针对教材中的教学主题,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教学的图文之美、体验教材作品中的节律之美,还要进一步发掘教材本身的文化之美,把对美的欣赏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1.发掘背后的语言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文化的发掘要结合学生实际,可以从乐曲体现的生活文化、乐曲作者的创作背景、乐曲抒发的情感、乐曲体现的民族特色文化、乐曲代表的时代文化精神等。例如:在《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中,教师要从雷锋文化现象出发,充分向学生介绍雷锋的生平事迹与故事,介绍雷锋精神对于时代发展与社会文化的积极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文化与情感的深度去领悟乐曲本身的精神之美。
2.补充素材促进理解
对教学内容的文化背景的发掘,可以提高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默化作品中蕴含的音乐之美,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像挪威作曲家辛丁的《春天悄悄来临》,学生一般来讲无法很快领会作品的表达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作者家乡的春天风景,也可增加与春天有关的其他欣赏曲等,让学生全面体会作品的意境。再如:在作品《盼红军》的教学中,同样也面临着学生对于作品的历史背景与作品表达的显示情感的陌生问题,文化的发掘与补充能够才是学生理解这些音乐语言的基本条件。


小学审美教育音乐论文
高校音乐教学发展创新教育探究论文
幼儿音乐教育中社会性发展教育研究论文
利用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论文
接受美学对于音乐美学的启示论文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学音乐的审美教育研究论文
中学音乐审美教育的审美能力探讨论文
音乐审美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音乐审美教育策略论文
音乐审美教育改革论文
关于黄金矿山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
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与创新论文
企业管理成效提升中工商管理的功能及运用论文
精益成本管理在食品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探究管理论文
地产企业开发项目工程管理的优化与实施论文
实行会计电算化打开企业现代管理之门论文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卷烟品牌营销渠道控制力研究经济学论文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化学综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