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本文共计343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音乐审美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论文摘要:本文旨在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和审美能力缺失的状况,进一步研究探讨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对于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和整体素质,实施全面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音乐审美教育是一种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激发其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完善人格的构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审美能力缺失的状况,进一步研究探讨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对于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和整体素质,实施全面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审美性,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音乐审美教育隶属于艺术审美教育的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真善美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音乐审美教育从广义上讲,既包括学校的音乐教育,也包括社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又分为专业学校音乐教育和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本文所指的是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
音乐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不是直接反映社会生活中千姿百态的外貌,而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体,即人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这种反映主要是通过表现人的情感而实现的。苏联音乐美学家万斯洛夫曾提出“音乐在表现现实的全部多样性时,首先是通过对情感的表现。”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审美体验的过程,其主体一直处于激越的情感体验之中,这也是审美教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的本质特征。审美教育不象其他教育那样,要求个体必须依从一种方式或途径,在知识记忆或思想认识上必须达到某种标准,而是可由个体从审美教育对象(音乐作品)的内在特点入手,根据各自审美体验感受,使个体处于情感解放、创造、发展的自由状态,使情感得到升华。而且,这种情感升华的力量是内在的,深刻的,潜移默化和无限的,必将化为促进个体感性和理性和谐发展的动力。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取向
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是由其教育功能来体现的,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纵观古今中外音乐教育发展史,越来越明确了音乐审美教育以人为培养对象,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培养人,塑造审美主体。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认为缺少了音乐审美教育,教育就是不完全的,就不能使人的精神进入更高的境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是求心灵美善的”“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这是因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准确地加以批评;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就变得高尚、优美。”
我国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以德、智、美、体四育为内容的健全人格教育的思想,从理论上阐明了美育的内涵和作用,奠定了我国美育理论建设的基础。在他论著的《美育》一文中指出:“美育者,应用美育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他并且说:“爱美是人类性能中固有的要求……我以为如其能够将这种爱美之心因势而利导之,小之可以怡性悦情,进德修身,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从根本上阐明了音乐美育对于人的身心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新中国建国以来的60年,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音乐审美教育对于培养人的真善美全面素质的独特作用,我国教育方针明确把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成为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小学审美教育音乐论文
高校音乐教学发展创新教育探究论文
幼儿音乐教育中社会性发展教育研究论文
利用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论文
接受美学对于音乐美学的启示论文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学音乐的审美教育研究论文
中学音乐审美教育的审美能力探讨论文
音乐审美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音乐审美教育策略论文
音乐审美教育改革论文
关于黄金矿山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
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与创新论文
企业管理成效提升中工商管理的功能及运用论文
精益成本管理在食品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探究管理论文
地产企业开发项目工程管理的优化与实施论文
实行会计电算化打开企业现代管理之门论文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卷烟品牌营销渠道控制力研究经济学论文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化学综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