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计算机教学论文(15篇)(第9页)

本文共计421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教学

  4.1教学模式

  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教学改革,首先进行教学模式划分:实践学习、虚拟学习。在实践学习环节,采用教师面授、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点对点交流模式,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实践技能的训练及指导。通过点对点交流,将课堂内容转化为自身技能,这种个体与个体的互动,更多的体现出知识碎片,通过进一步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构架。在这一环节,需要教师准备充分的教学案例,完善的技能操作训练,同时引导学生之间开展丰富有效的交流互动,及时捕获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在虚拟学习环节,学生借助于有效的学习系统完成。包括训前测评、训后考核、在线课件、图书导读、视频资源、文章案例、线上讨论等方式。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出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按需获取知识,增进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海量数据进行线上学习,不仅可以对课程知识起到很好的补充,同时也能够对自身掌握程度有更清晰地认识,以便于找准方向。在该环节,需要考虑建立信息资源库,覆盖学生学习全过程。除了包含上述内容以外,还需要存储试卷、课堂表现、学习轨迹、个人信息等数据。

  4.2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组织方式:分级教学、翻转课堂等。在分级教学方法中,按照学生对于课程掌握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进度及教学难度,制定出符合学生自身的教学案例。可以通过技能考核的方式划分学生层级,层级高的,采取的教学进度快,教学难度大。层级低的,采取较低的教学进度及较小的教学难度,以便于学生吸收掌握。同时需要考虑分级教学中的评价机制,不同层级的考核方案不同,决定了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不适于分级教学。这里可以采用知识点细化法,以课程知识点作为考核点,通过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周期性考核,获取准确信息,进而得到有效教学评价。在翻转课堂中,课堂时间主要用于问题讲解及技能操作,课程信息的学习以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教师的角色由主讲转变为答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准确的解答,同时根据学生课前学习,预设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获取者,极大地提高学习主动性。在采用翻转课堂方式下,教师应当提前录制好课程视频或给学生提供网络课程视频,这需要教师课前充分的准备。

  4.3相关技术

  如何有效获取学生自主学习时对知识的需求点,是基于大数据教学应考虑的,这里我们采用关联规则挖掘相关信息。关联规则最早被提出来是为了解决“购物篮分析”的问题,通过分析一段时间内购物者的购物习惯,观察哪些商品会被频繁购买。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通过互联网查找学习资料,对应自己感情趣的或者难以掌握的知识点会经常去访问,教师通过获取这些信息,对学生学习情况有比较明确的掌握,从而对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做出相对应调整。

  5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对高校计算机教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云计算、慕课、翻转课堂的广泛应用,丰富课堂的同时,为大数据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支撑。高校计算机教学理论、实践同等重要,在传统课堂模式下,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大数据的模式下,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内外有互补的学习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随着大数据的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等都在改进,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大数据背景下,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解决,教师对于数据获取及分析技术的处理,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计算机教学论文7

  本校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是为大专士官学员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员计算机操作能力,使学员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该课程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所学的知识最终都要转化成学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人认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基本上用不到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主要是相关操作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这其实包含着很大的误解,在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的实践教学中仍然需要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加以实施。实践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安排和现实生活、工作、学习紧密相关的实例,加强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训练,真正培养学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本文以一次“Excel综合练习”的实践教学为例,探讨这种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以及实践教学的开展过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