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本文共计301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工程力学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加上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模式,使大多数学生感到枯燥,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
结合高职工程力学教学现状,针对学生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等方面入手,指出了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方案,并进行了具体说明,以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实践能力;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对毕业生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要使培养的人才满足发展需要,就必须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贯彻到学生培养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切实打好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有效的学习方法,使教学与岗位紧密结合,达到学生既学到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了较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面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各高职院校纷纷在教学计划中不断削减工程力学课程的课时,而其课时削减、内容不减带来的后果就是,教师在大纲的要求下,将过多的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这种方法显然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的难度。目前,国内的高职工程力学课程过分追求系统性和完整性,内容重复多,缺乏与后续课程联系,与工程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力学建模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就业观念,提高自学能力,为后续发展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教学内容调整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遵循“实用为核心”、“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大实践操作力度,拓宽知识广泛性。
一是删除不必要的公式推导和理论演绎过程,直接给出结论进行应用。例如将“力的平移定理”的结论直接给出应用,删除之前全部的推导过程。
二是强调力学建模的方法和解题思路。围绕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将实际构件融入到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简明扼要,精讲多练。解题过程中更加注重解题思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自学能力。如讲解静力学中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时,大部分学生都能举出砖夹子的使用原理,经过对砖夹子的建模及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学生学起来更轻松且有动力。讲解材料力学中基本变形的强度问题时,强调外力分析、内力求解和应力计算三个步骤,这个思路的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是避免内容的重叠和脱节。力的概念、摩擦和动能定理在高中物理力学部分已经接触到,这里强调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主动串联所学知识,使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四是加强与专业课的衔接。多选用与后续课程相关的例题。工程力学为专业课提供实用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前就清楚工程力学课程各项内容与将来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明确学习目标。例如弯扭组合变形是后续《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必不可少的内容,可以引用工程机械减速器中轴类零件的设计,作为工程情境讲解梁的组合变形,既能使学生掌握组合变形的分析方法,又能明确组合变形要解决的实际任务。既使学生学会力学基础知识,更能将力学知识应用到工程设计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工程力学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公式多,内容抽象,加上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模式,使大多数学生感到枯燥,教学的结果是对知识死记硬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高职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兴趣成了关键问题。
1.多举实例,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高精度正弦全自动激励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