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第2页)
本文共计301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学生接触实际少,对实际构件的认识不足,缺乏兴趣。所以多举一些生活实例和工程实例,例如搬砖用的砖夹子、盖高层的起吊机、自行车链条、千斤顶螺杆等,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加深对实际问题的认识,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在材料力学变形讲解中,引用擀面杖和面片进行拉压受力和变形学习,让学生自己分析强度与材料的关系,得出强度准则。
2.采用类比法寻找解题思路
类比方法是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根据平衡状态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即加速度a=0,将牛顿第二定律以不同的形式在静力学和动力学分别应用,在分析构件受力情况下的平衡和运动问题时可采用类比的解决方法。静力学和动力学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使学生对两种状态的认识更加清晰,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物体的受力与运动之间关系的分析能力。在材料力学部分对四种基本变形也可以采用类比法分析。例如轴向拉(压)变形是按照外力、内力和强度三个步骤进行分析,这三个步骤同样适用于扭转变形、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的分析。通过比较外力、内力、变形的不同,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受力和变形关系,进而增强对组合变形的强度分析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构件强度问题的能力。
3.采用提问、测验和及时评价等方法,鼓励学生学习,增强参与意识
本课程理论多,涉及面广,通过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评价法等相结合的方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学,发挥主观能动性。
4.强化实验教学,增强实践意识
为培养现代化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制定实验方案,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改进实验教学硬件及教学手段,规范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加深学生对实验课的理解,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
5.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合理利用工程分析软件
开阔学习视野,拓展学习的时空,提高学生对工程机械的感性认识和分析能力。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增强对工程机械构件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和运动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例如在讲解物体系统受力分析时,先绘出单个构件受力,然后用PPT软件制作单个受力构件移动的动画,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受力分析,使学生在整个过程感知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以及内力和外力的区别。又例如通过观看桥式起重机工作过程的视频,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横梁的受力、变形和重物的运动情况,有利于建立横梁的力学模型,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建模能力及分析能力。同时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分析优化复杂工程结构的力学性能。
通过对工程力学课程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巩固了力学理论基础,体现了工程力学的工程实践性。通过相关课程内容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形成相对完整、比较协调的体系,以使工程力学教学在专业教学计划整体优化中发挥更大效用。
参考文献:
[1]陈乐生.机械类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尝试[J].力学与实践,2003,(25).
[2]徐鹏,关学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材料力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
[3]马景槐.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1(6).
[4]陈景秋,张培源.工程力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刘文顺等.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8,(6).
[6]陈丽华.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


高精度正弦全自动激励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