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计算机教学论文(15篇)(第10页)

本文共计421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一、案例选择

  (一)案例选择原则

  在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的实践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经常使用的也是非常契合该课程特点的一种方法。将知识点隐含到案例中,通过案例中问题的解决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案例选择应该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实用性、综合性和启发性。典型性是指案例中的知识点要具有典型性、案例的应用要具有典型性,能够从该案例中推广到某一类问题的解决和应用。针对性是指案例中隐含的知识点是有侧重的,是针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的。实用性是指案例来源于实际生活,是能够真正运用于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的。综合性是指案例中隐含的知识点不是单一的,而是隐含着若干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知识点的,通过对案例中问题的解决,学员获得的是对知识点综合掌握的能力,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性是指案例能深刻启发学员思维,是能激发学员独立思考能力的,是激励学员自主学习、独立探究行为的,是能够启发学员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对知识进行建构的。

  (二)Excel综合案例

  教员在课堂以外的教学准备中精心挑选案例。在Excel的综合练习实践教学中,选择一个从实际生活来的问题作为案例。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某单位引入了指纹打卡系统,人员的打卡数据经过采集后会形成一个打卡记录的Excel文件,图1中给出了该文件的部分打卡记录。该案例具有典型性特点,对于这一类问题具有代表性。该案例具有针对性,是针对排序、函数使用、数据筛选以及分类汇总等知识点的强化练习。该案例素材文件来源于工作和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真正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该案例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多个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该案例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其中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是简单一步就能完成的。另外,该案例不同于一般案例知识点的考查,它把若干知识点隐含其中,需要经过逻辑分析才能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步骤。案例本身的选择对于实践教学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该案例的选择为学员综合掌握Excel相关知识,并真正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依托。打卡记录Excel文件,作为实践教学中的素材文件分发给学员,要求学生根据素材文件和给定的规则进行相关统计。具体要求:在一段时间内根据收集来的打卡记录Excel文件和具体的有效打卡统计规则统计每个人的有效打卡总次数。有效打卡次数的统计规则为:

  (1)一天共有两次有效打卡次数,上午1次,下午1次。

  (2)上午08:30之前打卡,为正常打卡签到,在这段时间内多次打卡,仅算1次有效打卡次数。

  (3)下午16:00(含)之后打卡为正常打卡下班,在这段时间内多次打卡,也仅算1次有效打卡次数。

  (4)其他打卡时间打卡均为无效打卡。该案例电子素材文件和按规则统计每个人的有效打卡次数的要求构成了该Excel综合案例。

  二、实践教学实施

  (一)布置实验任务

  在案例选择和确定与案例相关的基本素材之后,教员分发案例相关资料。同时,教员给学员布置实习任务,如果你是单位的打卡记录管理人员,你该如何做?这样,学员身临其境,角色身份发生了变化,自然引入了情境教学法。杜威认为,有有趣事情可做的真实情境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参与者的兴趣、主观能动性,角色的扮演,则增加了参与者的责任感、目的性。实验任务是基于案例基础上的,教员引导学员明确实验任务的具体要求,这就相当于审题,读懂题目要求。只有明确要做什么,目前拥有什么素材文件,才可以进行实验。

  (二)引导和启发学员分析案例

  该案例具有深刻的启发性,需要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经过一步步的从外到里的剖析,才能逐渐接触到问题的本质,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把实验任务布置给学员后,一开始学员有些不适应,不知道如何下手,当教员告诉学员该案例的实施用到的都是原来学过的知识的时候,学员呈现出茫然和不解的表情,这时,作为教员要启发学员思维,不断引导学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从观察案例素材出发,教员引导学员发现并思考第一个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