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计算机教学论文(15篇)(第11页)

本文共计421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在原始数据收集中,会出现完全相同的记录(行都相同),如何去除重复记录?去除重复记录是在该案例实施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数据收集本身的原因,在形成Excel文件后出现重复记录,如果不把重复记录去除,会出现重复统计打卡次数的情况。如何能让Excel去除重复记录呢?教员需要启发学员,如果能够按照关键列“职工编号”和“打卡日期”进行排序,那么就会让可能的重复记录连续出现,这时就可以使用递推的方法。如果能够判断后一条记录和前一条记录中所有字段(列)的数值都相等,就可以认为这两条记录是重复的,这样的判断规则贯穿整个记录,可以判断出哪些是“重复”的记录了。“排序”这个知识点很简单,学员很快就做了出来,剩下的是如何判断重复记录了,“如果满足什么条件就怎样”,教员启发学员这需要用到Excel中的什么函数呢?有些学员已经兴奋地回答“可以使用IF函数”。这时教员进一步启发学员这个IF函数如何写,在什么位置写。通过不断的启发已经越来越接近这个子问题解决的核心了,学员们陷入了深思,教员点几名学员到黑板上写出自己思考的方法。经过几番修改,学员写出了正确的函数:“=IF(AND(B1=B2,D1=D2,E1=E2),”重复”,”不重复”),并把该函数写在F2的位置上,然后拖动填充柄复制公式直到最后一行。至此哪些是重复记录都通过函数显示了出来。随后教员再次启发学员,如何找出“不重复”的记录,作为下一步的数据呢?学员在头脑中迅速地查找已学的知识,很快就使用了“数据筛选”,把不重复的记录筛选出来,并把筛选出来的记录拷贝到了sheet2工作表中,作为下一步操作的数据。教员进一步启发学员考虑第二个问题:

  (2)“打卡时间”列(E列)中不同的打卡时间在同一单元格中用“;”隔开,如何把它们分开到独立的列中以方便处理数据呢?教员引导学员观察E列中数据的特点,所有的时间数据是用“;”隔开的,使用Excel什么功能可以分开呢?有的学员马上提出,学过“数据分列”知识点,在这里很适用。当教员肯定了这个想法后,学员们都迫不及待地在计算机上操作了起来,并成功地完成了数据分列。在此基础上,教员启发学员考虑第三个问题:

  (3)如何计算一条记录(行)中,打卡时间在8:30之前的打卡次数,打卡时间在16:00(含)之后的打卡次数?(提示:使用哪个函数)既然“数据分列”完成,打卡时间独立地显示在了各个单元格中,问题转化为了计算在打卡时间区域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的数目。学员很快反应到这正是讲过的COUNTIF函数可以实现的功能,教员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学员很快用COUNTIF函数找出了该问题的答案。在L2和M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E2:J2,“<8:30”)”和“=countif(e2:j2,“>=16:00”)”,并向下拖动填充柄,这样分别在L列和M列计算出了“上午规定时间内打卡次数”和“下午规定时间内打卡次数”。至此,虽然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却越来越接近解决问题的核心了,大家都看到了问题最终解决的希望,学员全神贯注地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做,教员再次启发学员,“目前我们用COUNTIF函数计算出来的是我们要的最终结果吗?不要忘记如果在上午或者下午有效打卡时间内多次打卡,那么上午或者下午的有效打卡次数仅算一次”,因此,就有了如下的第四个问题:

  (4)上午08:30之前打卡次数如果大于1,如何令上午有效打卡次数记为1。下午16:00(含)之后打卡次数如果大于1,如何令下午有效打卡次数记为1。(提示:使用哪个函数)教员启发学员,又碰到了“如果满足条件,就怎么样”的问题了,学员们非常兴奋地说了“用IF函数”。的确,在这个案例中,再一次用到了IF函数,分别在N2单元格和O2单元格中分别写入函数“=IF(L2>1,1,L2)”和“=IF(L2>1,1,L2)”,并拖动向下填充柄填充其他单元格,以求出“上午有效打卡次数”和“下午有效打卡次数”。最后在P列使用简单的Excel公式中的加法运算就可以求出“一天有效打卡次数”了。每个人在不同日期的一天内的有效打卡次数终于在教员的层层启发下计算出来,最后一个问题抛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