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思考论文

本文共计368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思考论文

  197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建筑工程公司、中国成套设备公司等4家公司率先开始从事对外承包劳务合作业务,向中东地区派遣了大量的建筑、轻纺、服装、机电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启了我国有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对外劳务输出逐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国的对外劳务输出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国内的劳务输出中介机构面对着一个完全开放、竞争激烈的国际劳动力市场,如何面对问题、迎接挑战?

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思考论文

一、国际劳务市场变化对人员输出产生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劳务输出人员一直是以技术熟练、吃苦耐劳、成本低廉的品质受到国外雇主的青睐。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的劳务输出受到了来自于几个方面的压力:

  1.对劳务人员文化结构和专业技术要求的提高

  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大致分为三类:

  (1)对高科技专业人才的需求。

  (2)发达国家对教师和医护人员的需求。

  (3)对普通劳动力和3D(脏、累、险)人员的需求。长期以来,我们对外输出的劳务人员基本上都是普通工人,属于第三类市场需求对象。近年来,我们在对外联系、拓展业务的过程中,经常得到来自日本、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对中高级技术工人、计算机软件设计人员、电信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计和制造工程师等比较高级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需求信息,这些信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国际劳动力市场对高技术人员需求具有上升趋势的信号。由于我们的劳务申请人员在文化技术结构上与国际市场的需求还有差距,因此经常错失良机。

  2.对劳务人员外语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

  我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劳务输出,基本以成建制的团队形式派出,每个项目点都配有翻译人员,对工人的外语能力没有要求。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外派劳务的国家、地区逐步增加,外派形式更加多样化,各个劳务输入国对入境劳务人员的技能和整体素质甚至外语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对输入的劳动力都有“会说英语”的要求。笔者近几年来一直关注的护士劳务输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尽管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对护士需求的缺口很大,美国的一些机构曾经与我国相关部门提出过输入的要求,英国在2006年也与我国商务部签署了招募中国护士的协议,但是因为护士职业特点的需求,输入国对护士的英语能力要求十分严格,除了雅思7分的标准以外,还要通过各输入国护士测评系统的考试才能取得护士执照上岗就业。我国的护士很少有人能通过相关的考试,因而去发达国家的护士寥寥无几。外语能力的不足,将对我国各类劳动力的输出产生制约。

  3.普通劳务工资下降和人民币升值对劳务输出的不利影响

  在国际劳务市场,我国派出的劳务人员是否具有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素质和价格两个方面。某种程度上,劳动力的价格是雇主决定取舍的一个更重要的因素。由于国际市场上生产原料价格的上涨挤占了产品的利润空间,企业主纷纷采用降低工人工资的方法来控制不断上升的成本。另外,随着近年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中国劳动力的成本逐步提高,也使我国工人在国际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目前我们对外输出的劳动力基本上是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和服装加工业为主,工人的技术含量不高,比较容易被更廉价的劳动力替代。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一带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工人正越来越多地被雇主用来替代中国工人,同样是缝纫工,这些国家输出到国外的劳务工人的月工资收入要比中国劳务工人低1/4或者更低,对我们在某些国家已有的劳务输出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务人员对劳动报酬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攀升。国外低工资水平的现状与国内潜在的劳务人员对出国打工赚取较高收益的愿望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差距,江浙一带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劳务储备人员对出国打工的热情大大降低,这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劳务输出工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