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计算机教学论文(15篇)(第2页)

本文共计421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3明确微课视频制作原则

  为了发挥出微课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必须明确微课视频制作原则。在计算机教学中,微课一般都是为了某一教学目标而设计制作的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的教学资源,所以微课内容一定要精简,有较强的指向性与针对性,同时时间不易过长,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此外,微课结束部分应当设一个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带动学生自主探究,构建合作、自主、研究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2.4精心设计微课应用过程

  教师设计制作微课视频时,除了考虑微课内容外,还要考虑微课在课堂上的引入过程与方式,精心设计微课在计算机课堂上的应用过程,使微课有效的融入计算机课堂,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微课应用过程包括微课引入的时间点、微课观看、学生讨论、学生提问、教师汇总等环节。实施时,教师先创设教学情景,在适当时间点引入微课,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微课视频,然后讨论分析、探究问题的答案。学生讨论分析时,教师给予适当引导,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结合微课内容自主完成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切实锻炼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应用能力。

  2.5注重评估反馈,优化微课教学

  微课为教学服务,能提高教学效果并使学生从中受益的微课才是成功的。为此,计算机教学采用微课时,教师应当认真听取学生意见,根据教学评估反馈情况不断调整微课制作方式,使微课不断优化、完善,更好的适应教学需求以保证微课作用充分发挥,切实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有效性。

  3.结论

  综上所述,微课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创新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使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切实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及应用操作能力。为此,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有着很高的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寿乐.利用微课提升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xx,23(09):164.

  [2]赵艳峰.微课介入中职计算机教学刍议[J].福建电脑,20xx,32(04):182-183.

  [3]黄家梅.浅析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计算机图形图像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xx(10):15-16.

计算机教学论文2

  【摘要】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之一,涵盖多方面的知识,具备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门课程的教学难度。而计算思维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其融入到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既能够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效率,又能够促进学生计算机认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培养计算思维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计算思维,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

  一、计算思维概述

  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计算思维概念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Jeannette M.Wing教授所提出的,即计算思维是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思维通过运用嵌入、约简、转化、仿真等方法,能够将难以解决的问题转化为易解决的问题;计算思维能够通过运用冗余、容错、纠错等方式,遵循预防、保护的原则,快速恢复最坏情形;计算思维是数学与工程思维的互补与融合,能够利用启发式推理来寻求答案、进行学习;计算思维能够利用海量数据提高计算速度,权衡处理能力与存储容量之间的关系。将计算思维理论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可以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将计算思维培养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促使学生在计算思维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获取新知;二是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思维本身,为学生扩展思维空间、解决难题、开展自主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二、计算机网络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概念多、内容抽象,全面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OSI参考模型、网络互联设备、网络传输、广域网技术、TCP/IP体系等相关知识,是一门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不重视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理解抽象的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网络结构、网络协议等内容,无法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严重降低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OSI参考模型时,一些教师只是运用语言去讲解该知识点,使得学生在学习完之后只知道七层网络结构的功能,而对于该模型怎样在计算机间实现数据传输,每层结构如何利用计算机完成本层任务等方面却说不清楚。在学生缺乏基础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学生的计算思维无法得到拓展,根本无从谈起学生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