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计算机教学论文(15篇)(第19页)

本文共计421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5.3改变应试教育

  为真正使学生培养计算机的操作应用能力必须及时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不将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指导。为此,高校应当给予学生对考试的自主选择权利,不应强迫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更不能单一的根据等级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和操作中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并培养创新意识。

  6.制定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评定方法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与传统科目的教学有所不同,在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上更高,因此在教学效果的评定上也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标准。为保证评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当对传统的评定方法进行一定的改革。首先应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数比重。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中的,而单纯的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在传统的教学效果评定中,通常期末考试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但这种评定方式对于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却是不适用的。为此,必须增加课堂表现及日常练习的分数比重,通过多次的实践操作表现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科学的评价。其中,实践课堂上的表现应当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方面。教师可以在平时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操作的课下练习和作业,并通过网络平台完成作业的提交、评定,学生可以及时的收到作业结果的反馈,从而了解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这种教学效果的评定方式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和练习机会,也能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全面、准确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这种评定方式也使教学效果的评定结果更加科学、合理,降低了偶然性。

  7.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培养发挥重大作用。本文从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出发,探索如何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效果,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评估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科学和客观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计算机教学论文13

  1引言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针对所有大一新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在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和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专业数据等开展的计算机继续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是让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具备系统且全面的计算机信息知识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实际动手能力。当他们迈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需求,尽快地融入到社会的大家庭中。而当前各个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学生掌握程度有差异[1],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2个:①大一新生的计算机基础不同,学习和掌握的能力不同;②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都采用的是“一刀切”和“齐步走”的教学模式,无法兼顾不同起点的学生需求。

  2分组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计算机知识以及实践动手能力越来越重视。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中小学校都要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更是体现了国家对“计算机从娃娃抓起”的信心和决心。因此,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早已对计算机及其应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脱离了绝对“零基础”的程度。然而,非“零基础”并不意味着基础相同。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文化建设存在巨大的差异。同样是大一新生,如果他的成长环境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省会城市或是沿海经济开发区,那么他对计算机信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上机动手操作的能力就远远好于出生在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城镇中的孩子。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包含了很多中学,甚至是小学课本就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虽然,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家长都对此提出质疑和意见,但是各个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时,还是要将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需求考虑在内。为了解决高职院校中,因大一新生计算机基础不同而产生的教学问题[2],找到更适合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方法,让老师在安排教学课程和准备教学内容时,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式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课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对大一新生计算机基础的掌握情况进行了摸底测试以及问卷调查,在对调研结果进行汇总和详细的分析后,将大一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的掌握情况分为以下3个等级:⑴零起点所谓的零起点,不是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绝对的零基础,什么都不会,而是学习了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但是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动手实践能力差,对于键盘操作和文字输入等简单的计算机应用都不是很熟练。⑵初级水平初级水平的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查询信息数据,使用多媒体软件查看视频资料。但是,他们的目的多为看电影和浏览网页。⑶中级水平中级水平的学生大多对计算机技术知识有一定的兴趣,他们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计算机相关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这些学生大多可以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基本软件的操作,能够独立完成中等程度的任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