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教育学论文(精华)(第15页)

30 次下载 24 页 4595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第一,这些不同的起点分别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很难探究它们之间究竟是区别多一些还是联系多一些。

  第二,“多对象说”确定的这些概念是否都可以始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也是一个值得怀疑的事情。

  第三,从个人成长的自然过程和环境来看,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很明显不是同步发展的,他们分属于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

  (二)从理论解释力的特殊性特征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在《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评》一书中,阐述了社会科学的特殊性:“从一定意义上讲,所有社会科学无疑都是解释学,因为它们能够描述任何情境‘某人正在做什么’,而这就意味着能够了解在行动者或行动者活动建构中他们自己知道并应用了什么。”吉登斯关于解释的相关观点深刻揭示了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社会学科的普通方法论之一就是解释。在社会学科中,理论解释力是评判具体社会科学理论的好坏优劣和存在价值的重要尺度之一。

  同样,理论解释力也可用来评判某一学科确立的研究对象是否合理。对于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说,可能其研究所涉及的社会现象或领域与其他学科有重复,但是它的理论解释力必须是具体的、独特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研究对象就是对一门学科理论解释力适用范围的具体规定,即对一门学科理论解释力特殊性特征的规定。理论解释力的特殊性特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确立研究对象时,必须保持对某类社会现象或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独立的理论解释力。首先,作为一门综合性社会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必然是由组成它的各类学科所共同涉及到的某类社会现象或规律,其研究对象要在各类学科的共同点中寻找。但是,确立了研究对象,由此而具有的理论解释力就不能是各类学科的简单综合,必须要突破它涉及到的各类学科,具有对社会某类现象或规律的解释力。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确立研究对象时,就不能抢夺其他已有学科的话语权,妨碍其他学科的独立发展,特别是在与其他学科研究的领域等方面存在重叠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解释力不能与其他已有的学科重复且可以被其他学科所代替。从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各种见解和观点来看,显然还远没有完全符合这一要求。其次,在现有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相关理论成果中,基本上都没有注意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必要的理论解释力的甄别。在相关文章论述研究对象时,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特殊的研究领域和特殊矛盾,就直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结论。

  如张婷在《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特点———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为视点》一文中,就这样表述:“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表现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矛盾的,很难完全一致。这就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特殊矛盾。”这些所谓特殊的研究领域和特殊矛盾,其特殊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究竟与已有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矛盾在多大程度上存在着联系和区别,在相关文章中也很少提及。这种表述,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已有学科对这些特殊研究领域和特殊矛盾的解释力,这显然是不妥的。

  二、结语。

  在研究对象的表述中,用其他学科的理论解释力代替或“组装”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解释力,会导致这一学科的理论发展完全受制于其他学科,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形成片面的认识:在世界观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哲学;在德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伦理学;在政治观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政治学……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否还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也将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因此,为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发展,需要及时纠正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颇,在研究对象的研究方面,更要进行全面、谨慎的分析和论证。在存在多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理论逻辑体系的统一性要求和理论解释力独特性的特征,对各种观点进行甄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