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中有效思考方法探析
本文共计320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高中语文学习中有效思考方法探析
写作其实就是用自己的话把看到的现象、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感触写出来,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语文学科内容的开放性、意义的深远性决定了语文学习必定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急功近利、心浮气躁都不可能学好语文。正因如此,我们的语文学习总是陷入“狼咬刺猬,无从下口”的困境。虽然我们也了解很多方法,比如主动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多读书,多写作,多背诵,多积累;对于繁杂的知识可以化整为零;甚至有些题可以归纳出标准的答题套路。但是为什么到最后都收效甚微呢?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思考。“思考”一词看似比较抽象,其实可以操作,有效的思考首先是一种方法,然后才会形成一种能力。所以我们要让它扎实、有效、有生命活力。
一、课堂上的有效思考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在初次思考一个较难的问题失败后,就迅速地把这个问题变成一个谜语题,去猜,猜不中就会选择索要答案。事实上没有经过思考得出的答案没有任何意义,能让我们进步的恰恰是这个思考的过程。比如:在《鲁迅:伟大与深刻的另一面是平和》的学习中,我们在讨论鲁迅病重时总会看一幅小画的原因时,如果老师直接告诉我们这是先生对自由和爱的追求,那这个答案毫无意义,学习也变得枯燥无味。可是如果我们开动脑筋在交流中探讨,就会一步步否定掉所有不合情理的推测,最后发现这画中女子在风中奔跑是极其自由的,脚下的玫瑰花瓣则会让我们联想到爱和美好,而自由和爱也正是先生一生追求的方向。这样的思考所得会带给我们极大的成就感,引发我们关于先生精神的诸多感悟,使我们更接近大师,从而在平凡中看到伟大。这才算是做了有效的思考。总之,课堂上的独立思考,课堂上与老师或同学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或者哪怕只是聆听别人的思想,都会让我们产生灵感,收获顿悟的喜悦,会让我们在有限的知识中获得无限的智慧,长久之后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思考体系,也就完成了一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二、背诵中的有效思考
背诵是积累的有效办法,但背诵本身又很艰难,这时候就离不开思考。班里曾经有个学生背诵能力很强,甚至能背诵整本《论语》,全班也只有他一个人能全部背下来。几年过去了,《阿房宫赋》《琵琶行》等长篇文言文仍记忆犹新,倒背如流。他自己谈经验时说:“秘诀很简单,就是自己先对文章内容、结构、思想等进行认真分析理解。你会发现你和作者或主人公的思想融在了一起,你便是他,他便是你,这篇文章就好像是写自己或者自己写出来一般,要背诵下来自然不成问题。”比如背诵《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我们可以首先根据注释清楚内容,然后把自己想象成湘君,体会他的情感变化。体会他极目远眺和久久徘徊的期盼,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踟蹰,想象他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想象着被期而未遇惆怅充溢的秋景。想象自己置身其中,就是诗会自己,那么这样的背诵才会高效而且难忘。比如背诵《劝学》时,会发现此文章最大的特点是通篇使用比喻论证,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自然灵活,但过多会影响我们记忆的思路,那我们不如先把所有比喻去掉,找出道理论证的地方,把自己当成写作的人,这样我们就会很容易缕清作者写作时的结构层次: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再思考一下作者运用比喻论证的方式,有的.是逐层论证,有的是反复论证,有的是正反对比论证,这样就会在理解文章内容和思路的基础上很容易把它背诵下来。
三、阅读中的有效思考
阅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根本。但是单纯的浅尝辄止的阅读并不足以将所见所学运用起来,而思考作为连接能力和知识的关键,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觉得设疑和联想是最好的思考办法。阅读《论语》“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时,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孔子对颜回安贫乐道品质的赞颂上,阅读就是浅层次的。如果我们能像干国祥老师所说,联想一下《论语》里的其他句子,比如“发愤忘食,乐而忘忧”“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会发现《论语》里有太多的孔颜乐处。如果我们接着问个“为什么”,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快乐?就会触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要害,即儒家思想的关节处,也就是李泽厚所说的“乐感文化”,而这背后是中国人的一种逍遥乐观的精神和智慧。再回到《论语》中就会发现甚至孔门弟子言志时,孔子对曾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赞同也都是这种文化的体现。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思考,联想这种文化在中国文人身上的彰显,等等。学习《氓》时,如果我们在讨论了女子的爱情悲剧及其原因后就停止鉴赏,那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就是有限的,对《诗经》的了解也是浅显的,但若此时我们能继续思考,打开联想的大门,联想《诗经》中其他的爱情诗,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周南·关雎》《召南·摽有梅》《郑风·野有蔓草》《郑风·子衿》《桃夭》,等等,就会发现我们一下子进入了一个热烈浪漫、自由纯净的美好爱情世界,就会看到先民敢爱敢恨的情感态度,就会看到他们追求的是人类性灵和情感的和谐。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诗经》被称为没有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为什么千百年后仍能震撼人心了。这样的阅读才是深度的阅读,才更有效,才会发现这有限的文字背后那片肥美的天地,也才会为我们日后的成长种下一粒珍稀的种子。


让初中音乐课堂妙趣横生论文(通用10篇)
《范进中举》自测训练(上)
音乐课题开题报告(通用13篇)
音乐课题开题报告模板
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通用6篇)
机械加工机械振动成因及解决措施论文
探微初中语文课堂之美
情感教育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职院校化学试验室废水污染的防治
电气自动化专业优秀工程师培养探寻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高中语文学习中有效思考方法探析
浅论汽车维修与运用机械类模块教学的初步设计
机械加工专业教学现状及教改措施
机械加工行业OA系统解决方案
机械设计与机械加工中常见问题及改善措施论文
建筑设计过程中的150个问题及解决措施
试论机械加工过程中数控技术的运用
机械加工振动问题及措施的论文
机械设备在维修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