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怎样处理好声乐学习中的几个关系问题(第4页)

本文共计105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总之,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除了歌唱器官各种局部调整的运动之外,还要有整个身体参与歌唱发声的意识。因为整体的积极性可以带动局部的积极性。“整身唱”的感觉是:整身向外舒展的劲儿;腔体上、下贯通的气儿;整体共鸣(胸腔、咽腔、头腔、口腔、鼻腔混合而成的共鸣音响)一米长的声儿。发声时歌唱器官必须保持稳定状态,特别是喉结。喉结就好像架着琴弦的马子,它是不能乱动的。当它下沉在深吸气状态的低喉位置时,就要保持相对的稳定。这种局部的稳定感,是建立在整体稳定感的基础之上的。无论声音高、低,全身心处于既安静、稳定又兴奋、积极的状态之中。整体共鸣与局部共鸣。正确的发声和美好的歌唱是建立在依赖于共鸣、最大限度地运用共鸣之上的。这是任何歌唱方法的基本规律,也是任何优秀歌手的嗓音应具有的特点。在歌唱训练中,应将所有的共鸣腔体合为一体,并根据各共鸣腔在三个声区的不同比例以及声部的不同,有主次,有侧重地协调结合起来并混合使用,获得混合共鸣。在歌唱艺术学习中,如果能重视和抓住这些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理解这些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歌唱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逐一有条理、有步骤、有计划地予以解决,将会使声乐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声乐学习是理论性与实践性极强的艺术活动,它既要求人们不断地观察、思考和研究歌唱运动的发展规律,总结出科学系统的声乐艺术理论,又要求人们以正确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歌唱艺术实践。面对初学者,教师要科学地把这些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合理地让学生认识,并进行有效的练习。只有这样,声乐学习者才能不断进步,走向成熟走向完善。

  怎样处理好声乐学习中的几个关系问题(第4页) 2

  1,音准问题的解决办法

  音准问题首先要建立在对固定音高的训练和音程构建的训练上,要掌握用以标准音来找八度内的各个音的高度,反复练习直到脱口而出,音程构建上要反复练习上三下二,上四下三……各种音程,这个过程是声乐启蒙学习包括音乐启蒙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如同学语文先学拼音,学英文先学习字母音标一样的重要。

  在视唱的过程中一定要用自然放松的发生状态去唱每一个音,用比平时慢一倍的速度把曲子唱了一遍,再就会发现某个音不准时,而就此反复练习,并对照钢琴的高度进行校正,速度一慢就发现问题了。

  2,吐字不清的解决办法

  从语言朗诵开始慢练,四声归韵,先解决语言问题;在朗诵的过程中一定要归韵到位,声母与韵母之间不易停留过长,要快速的归到韵母上练声时的声音状态和朗诵比较音域拓宽了共鸣音量增强了,这时候更要注意刚才提到的几项夸张到位拉长每一个音,从口型等细节开始纠正,先打好基本功。

  3,乐感不强的解决办法

  现在的学生,戏曲、民歌积累的量远远不够,听流行歌曲听得多,语感不好,乐感不好,节奏不准。要解决这些基础的问题,只能通过慢练,别无他法。慢练——慢加速——常速。

  声乐的基础训练如果急于求成,之后的演唱会非常困难。声乐的基本功比如呼吸、语言、共鸣、发声等技巧,都不是可以在短期之内快速解决的事情。

  没耐心的学生更需慢练。有些学生自己唱一唱就会发现自己的耐心是极差的,简单的基础练习耐不住性子。这时候需要做的是叹息式气息准备,在中声区音色管道统一以后慢下来,把嗓子的疲劳状态歇好。然后才是往高音区一点点拓宽,有了这些基础,再去练习跳音,训练“嘴皮子”功夫和稳定的呼吸状态,保持着自然的半打哈欠的状态。

  坚持慢练,在歌唱中找到大鹏展翅的身体的舒展感,而演唱正需要这种舒展感。

  怎样处理好声乐学习中的几个关系问题(第4页) 3

  首先,了解人的发声原理。

  我们知道,声音的发出和传播是通过“声源”施加一种外力使其产生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一种“波”,人耳的鼓膜对某一频率范围内振动的波有感知,即是通常所说的“声波”。有些“声波”的频率、节奏通过人耳的鼓膜传递到人的大脑形成了美好的信息,如好听的乐曲、歌声或演说,对人是一种享受;反之,便是嗓音或声音污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