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开题报告 > 正文

在线课程网站设计开题报告(通用8篇)(第4页)

本文共计2513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一、教师工作任务和工作情绪更加紧张

  1、新旧工作任务和要求产生的新旧负担叠加。新课程改革之前,教学工作围绕课堂展开,主要任务是课堂教学,备课以及作业批改等等常规任务。但是新课程改革以后,首先是加大了研究性学习的力度和范围,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必然需要教师作为指导老师,而学生小组数目十分庞大,结果就是一个教师要带很多学习小组,个别学科教师缺乏就有可能带7—8个学习小组,仅表格和审核,工作量就骤增。加上日后的学习指导,修改等等工作,耗费的时间惊人。其次是校本选修课的开设,校本课程作为一项新兴的课程设置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对于在传统教学中浸泡了很多年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课程的设置和开设,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压力巨大,逼迫教师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一些很陌生的知识。教师需要从头开始学习、思考、整理、规划,最后才能开设。而教学的新任务还没有适应过来,原来的教学常规一点都没有减少,教师依旧需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命题、试卷的批改、谈心等常规教学任务,还需要不折不扣的完成原来的教学任务,更值得一提的是,新旧课程不是替换而是叠加,需要对新教材进行大量的钻研和印证、删减、补充,有想做的更好的教师还要把本省教材以外的其他版本教材认真对照,分析,这又增加了许多新任务,而这一切都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同时完成和进行的。这一切还不算更加耗时、耗力、耗人员的全省综合素质评价的几十项、几千学生、两三天内就必须上传的微机录入工作。

  2、学习参加培训徒劳无功,又必须自己串课参加。新课程实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口号就是:不培训不上岗、先培训后上岗。所以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新课程的教育培训。笔者参加过很多次新课程培训活动,每次培训都需要2-3天的时间。很多外地教师都是风尘仆仆的从外地赶来参加培训,2-3天就把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和宣讲,很多教师每次都是朦朦胧胧过来,糊里糊涂回去,培训效果很差。问题是现在的培训方式依旧是传统的培训模式,一个主讲教师讲一天,一群老师听一天,这种已经被新课程否定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竟然在新课程培训上不停的使用,不知道我们的培训机构的人是怎么想的。按照笔者的理解就是主讲教师半天,然后主讲教师和一群教师互动交流半天,把普通教师不清楚的、不明白的地方和主讲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这样也许培训的效果也好一点。

  3、对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巨大而无法排遣的挑战。新课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给广大任课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原因首先是我们很多教师对新课程根本不熟悉、或者说理解不到位。部分学科教师反映,确有一些学科教材内容比以前多、要求高、难度大,在36学时的模块课程时间内难以完成教学,选修、必修知识悬殊过大,相当部分的学生难以跨越;一些学科知识点分布和结构及其不合理,同时,一些学科根据需要增减的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如何、相应的课时是否配套、要求是否合理、可操作性如何等问题都没有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给出明确的诠释,不知道新课程实施以后到底给学生、课堂、教学、学校、考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处于很迷茫的状态。由于大多数省份都是在高考前一年才出台高考方案,因此在前两年的高中教学中,教师对新高考到底考什么、应该学到什么程度心里没底。一方面需要拿出教学成绩,为了确保教学内容没有遗漏,学校和教师对新内容不敢有一点怠慢,对原来高考的内容也不敢贸然放下不管。本着“宁滥勿漏”、“宁深勿浅”的原则,另外一方面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强调学生的体验、不过分的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淡化学生的学习成绩。结果是左右为难,考试还是这样考、分数还是那些分数、比较还在那里比较、竞争还在那里竞争。万一哪位教师在联考中失败,不被骂死才怪。当然骂一两下还是好的,搞不好,不要你教了,你一边凉快去吧!

  4、教师编制等配套政策不到位,造成教师工作量不均衡。

  教师编制结构性短缺问题客观存在。新课程大大提高了对音、体、美、史、地、生等学科的重视程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也都需要这些学科教师带动,但由于过去对这些学科不重视,导致这些教师严重短缺,造成一部分教师负担过重。如体育学科,新方案增加了许多选修模块的教学,加上这两年中教育部对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要求不断增加,体育教师的数量显得相对不足。再如,新课程方案增设了通用技术课程、研究性学习等课程,但是并没有在教师编制与职称评定等方面给出配套政策,给学校带来现实的困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