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精选40篇)(第45页)

本文共计9907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3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操作不仅仅停留在活动的表面,而是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又在思考,学生参与了获取知识、形成及发展的全过程。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创设应用情境,促进能力发展。学习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学生学习的真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知识的正确应用观,创设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应用情境,培养学生自觉应用计算机知识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计算机技能的应用能力,感受计算机知识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了EXCEL的图表后,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根据你所学到的知识,统计一个月你零用钱的支出情况,月末展示你的统计结果,将评出优胜奖。学生都认真完成了这项作业,在评选中,笔者发现这份作业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运用知识,更给大家上了一堂节约用钱、奉献爱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又如,在针对班中学生学习不稳定,成绩忽上忽下的情况,笔者要求学生根据每个单元的测验成绩,绘制一张条形统计图。这一方法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成绩起伏现象。这样既能巩固EXCEL电子表格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利用全班成绩的分析统计,对学生进行一次学习教育,了解自己学习的情况,一举两得。

三、小结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模式生活化的研究实践表明:创设情境,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生活化,体现计算机知识的实用性,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学生专心听课的人数多了,再也没有学生睡懒觉或说闲话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绩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都积极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MS考证和参加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模块的考证,其中高新技术通过率达到100%,一级考证通过率在95%以上。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也认识到:在注重教学生活化,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同时,不能忽略教学的本质。课堂上过分强调生活化情景的创设,会使计算机专业课变成“生活常识课”。情境创设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生活化情境教学要想获得成功,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合理运用、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情境教学才会使教学过程锦上添花,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 33

摘 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采用完整的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内容,突破传统教学以软件为章节组织教材、知识和技能点散乱的局限,在原有的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次整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课堂实施。课堂实施效果的评价采用定量结合定性的问卷调查、竞赛、培训考核等形式,研究结果表明课程的建设切实提高了中职信息素养水平,最后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是教育教研改革方向的愿景展望。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 信息化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实施 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xx)10(a)-0132-02

  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致力研究和实践的课题,而从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来看,泛在学习(按需学习)是未来学习的发展趋势,而泛在学习要求学习者有相当的信息素养水平,根据教学实际,从课堂教学出发,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载体可以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和教师信息素养水平,这正是学校整体信息素养水平提高的关键。

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培养信息素养的天然课程载体

  信息素养的4个构成要素中,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作为核心的信息能力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能力,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是个人寻找工作、融入社会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对于中职生而言,第三年就进入单位进行实习了,信息素养对于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計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从课程性质来看,它是一门公共基础课;而从内容来看,它是关于文字图片处理排版、数据录入计算、演示文稿应用、因特网使用等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性质上它是必修的,人人必学的;内容上它是信息素养最亲近的内容;从方法上,它要求学生能收集素材、处理素材,进而进行图文混排、数据处理和展示,所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培养信息素养的天然课程载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