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理论文 > 正文

大学物理论文【优秀15篇】(第14页)

本文共计4797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注重和加强实践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重视大学物理的演示实验教学,改变由于课时少、非物理专业课程不受重视、携带器材不方便而忽略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现象。甚至,有些学校实验器材是由实验课的老师管理的,理论课老师很难获取实验器材,因此,理论课上做实物演示实验更是鲜见。必要的演示实验一定要在课堂进行,不可忽视。通过一些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的物理模型,形成更直观、更具体的物理图像,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对大学物理理论教学内容的压缩,增加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演示实验内容,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设的实验课与理论课讲授应齐头并进,防止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节。除做基础性实验外,还可以开设一些研究型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这样可以使大学物理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易于接受,使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目前,学校的考核方式是:期末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作业与考勤)占30%。这种陈旧的考核方式,使学生认为平时学习再好也没有最后期末考试重要。为了凸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改变现在的考试模式,采用多种考试方法相结合。更应考核平时的应用能力,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平时成绩不能仅限于课后作业与考勤,应突出实验报告和实验课堂上的表现,如笔者在每堂课的最后阶段,都会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的学习体会。总之,让考核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中,成为一种综合评定。

五、结束语

  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希望通过对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考核方式的变革,使其密切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基础学科作用,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史建新,陶平.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J].科技信息,20xx

  [2]韩桂华.大学物理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xx

  [3]刘运新.非物理学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J].

第三篇: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的局面非常严峻:教学内容载荷超限、表达方式晦涩难懂、知识背景交待不清、例题缺少分析讨论、课程安排上缺少考虑学生差别,造成学生普遍感觉“大学物理”难学。研究认为编写注重追求逻辑严密、着力避免空洞表述、数学运用严谨规范、内容组织由易到难、教学要求增强弹性的合适教材,并在教学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是解决“大学物理”教学效果不佳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

:大学物理;教师;教材;教学;探究

  大学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以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为依据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总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地方普通工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发展的方向之一。“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应用意识、创造能力,提高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学生感觉“大学物理”难学、教师认为“大学物理”难教的现象。任课教师有责任为改变这种状况进行探索、研究。因此,认真思考教学难在何处、教材如何编写、教学如何组织这几个问题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教学难在何处

  1.教学内容载荷超限

  教育部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1]建议大学物理课程学时数不少于126学时。我校大学物理课程目前有4种学时:96学时、80学时、64学时和48学时。96学时、80学时讲授除相对论外的全部A类内容,64学时讲授除相对论、电磁学外的全部A类内容,48学时讲授力学和电磁学两部分的A类内容。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应用类知识点要求学生能求解一定难度的分析计算题。64学时列出的应用类知识点48个,平均每个应用类知识点分配1.3学时。其他学时的课程也类似。总体上看,教学内容多,学生消化掌握有难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