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论文【优秀15篇】(第16页)
本文共计4797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着力避免空洞表述
要使介绍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紧密、清晰地反映出来,做到落地生根。例如,目前多数大学物理教材的运动学部分一开始总是介绍质点、参照系、坐标系的概念,因与运用分离而显得空洞。如果先介绍直线运动,用运动方程x=x(t)描述物体的一维运动,则可以讨论:(1)坐标原点是参照物上的一点,代表了参照系(或者想像成将Ox轴看着是带有刻度的运动轨道,代表了参照系);(2)坐标系是刻画空间位置的工具,在描述直线运动时就是Ox轴。另外,质点的概念宜在“牛顿运动定律”部分分析介绍。要着力避免空洞表述,就要找出大学物理中的核心概念和规律,逐步深入地进行剖析。仍以运动学为例,描述一般运动用位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即运动方程r→=r→(t)。类似地,位矢的起点O是参照物上的一点,代表了参照系;坐标系也是刻画空间位置的工具,坐标系的作用更是将位矢这种几何量通过代表坐标系特征的三相互正交的单位矢量与位矢的标量积而解析化。因此,运动方程是运动学的核心概念,参照系、坐标系是服务于运动方程的辅助概念,辅助概念宜在核心概念的说明和阐释中介绍,从而达到强化关联的目的,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3.数学运用严谨规范
大学物理中大量运用高等数学知识,如微积分、微分方程、矢量代数与分析、概率与统计等。要做到数学运用严谨规范,就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水平对数学运用的范围和难度作出定位。如,对于单独招生的学生宜限制在微积分的水平,弱化矢量代数和分析的运用;对于普通招生的学生宜在微积分水平的基础上拓展到矢量代数和分析的运用。在数学运用时,清楚说明运用数学知识的内容。内容组织由易到难,尽可能理顺前导知识与后续知识间的关系。如,运动学由易到难的顺序应该是先直线运动,后简谐运动、圆周运动,再刚体定轴转动、弹性体的波动等。动力学由易到难的顺序应该是先牛顿运动定律和刚体定轴转动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作类比讨论,不涉及转动惯量的计算),并对运动学中的五种运动作动力学分析,然后质点的动量定理、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质点的动能定理、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再后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质点系的动能定理,最后势能、功能原理和三个守恒定律。
4.教学要求增强弹性
由于目前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来源渠道多样,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风格、学习能力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因此大学物理教材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设计出有弹性结构的教材体系。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六层次分类(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设计重要概念、规律的陈述和论证。为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避免课堂玩手机等干扰,应更多地把概念、规律的论证过程编成习题,让学生思考、练习、体验。这为增强教学的弹性提供了机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决定取舍、方法、要求等,同时改变目前教材全盘给出不留思考余地、练习形式要求低级,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状况。
三、教学如何组织
1.课堂示范引领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师生交流的主阵地。教师不能只是把教材搬上PPT,把PPT搬上讲台。照本宣科是学生上课玩手机、逃课的主要原因之一。课堂教学是师生都应积极参与的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示范,引领学生扎实有效地学习。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教师的引领式讲授要在教材之外又紧扣教材。例如,刚体定轴转动定律的教学,可以与牛顿运动定律类比,分三点陈述力对转轴的力矩的理解:
(1)力对转轴的力矩是改变定轴转动刚体转动状态的原因;
(2)力对转轴的力矩与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加速度成正比;
(3)力对转轴的力矩是定轴转动刚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对转轴的力矩的计算公式则可根据第1条推理得出。由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刚体定轴转动定律,一方面是为了说明刚体定轴转动定律不是基本的实验定律,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出转动惯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在推导中要着重说明牛顿运动定律的切向表达式为什么不能直接求和。课堂教学的例题讲解要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剖析,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建立与相关概念、规律间的联系,不能简单地只是给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