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创新教育论文(第9页)

本文共计517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这个指导作用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以及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引导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也需要教师发挥在这些方面的积极指导作用。要特别重视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学生学习与发现知识如果缺乏良好的动机,就不能使其所学与所发现的知识发挥正面的作用,一个人如果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于所学与所掌握的知识就不能合理利用,其对社会的潜在危害就大。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分辨善与恶,引导学生把学习与探索知识这一求真的过程与求善结合起来,不仅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懂得学习知识与创造的目的何在及为谁服务等问题。同时,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教师要注重自身创造性的培养。建构主义要求教师善于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造精神,不重视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和组织教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便不能很好地被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也就难以培养起来。

4.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环境等其他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培养

  在学习环境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在现实中,创新的道路上往往充满艰辛,也常常需要大家的通力协作、互帮互助才能完成。学生个体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探究者,他掌握什么知识,有什么样的创造力,实际上与他周围的学习共同体紧密相关,学习者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一同探索与创造,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他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培养他们进行创新活动所需的合作精神。除此之外,建构主义还有其他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如建构主义认为要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有不少启示意义。学生并非是空着头脑开始学习的,每个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都会形成自身特有的经验与知识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理解和尊重每个学生学习情感的特殊性与先前知识的独特性,在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中积极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所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创造潜能的开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班巴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创新教育论文(第9页)6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欲望

  兴趣对智力起着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它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多媒体信息提供了多种外部刺激,如声音、图片、动画、文字等,他们具有直观形象、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量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以及教学需要,恰当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走进情境,更好地体验学习。优美直观的情境,不但能有利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存储和建构,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发现、研究解决问题;既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又感受到学习综合实践的乐趣。

二、营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双边活动,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气氛,使学生敢于创新。而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极易扼杀学生的创新行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对教学很重要,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教学中必须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爱好和人格,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提出质疑,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和机会;尊重学生的观点,不强求统一,确保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会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产生归属感,表现出创新的意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