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精选6篇)(第5页)

本文共计144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青头担心红头,鼓励、安慰红头,还蹭牛鼻子,帮助红头出来。

  红头被救出后,高兴地流下了眼泪,并对青头表示感谢。

  8.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9. 相机引导: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运用智慧战胜困难。青头就是这样做的,难怪课文中说 “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设计意图:

  通过图画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以及谈体会的方式,由读到悟,环环相扣,帮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心情,从而感悟红头和青头间的真挚友情。

三、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1. 过渡:红头的旅行真是不可思议,我们可以把这么有意思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路线图, 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可以用上表现红头、青头心情变化 的词语。

  2. 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

  3. 指名学生讲故事,教师相机提醒一些关键的词句。比如 “蹦、摔、一骨碌、爬、跳、蹭来蹭去”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以及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对话。

  4.同桌之间互讲故事。

  设计意图:

  本环节紧扣前一环节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反映任务心情变化的词语,利用路线图练习讲故事。既有讲故事方法的指导,又有故事内容的铺垫,降低学生讲故事的难度。

  板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4

  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二关注科学童话理与趣的 结合,让学生借助“捉迷藏——红头历险——好友重聚”这一故事线索及相关图示明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利用牛的胃部结构图明晰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了解童话中蕴含的牛反刍的知识;最后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红头和青头的心情变化,体会友谊的可贵。学习过程在图文结合、小组合作中变得更具趣味性。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 会写“旅、咱”等8个字。

  2.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了解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3. 能借助图片和路线图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牛肚子的透视图、①-⑤的序号标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分享旅行经历,识记、书写“旅”

  1. 引导学生分享假期旅行的经历,并说一说:这是一场怎样的旅行?

  2 .导入:有一位旅客也作了一次旅行,不过,它的旅行地点 有点儿特殊,它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识记“旅”字。

  3. 指导书写“旅+提示:右下部分的笔顺是撇、竖提、 撇、捺,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4 .过渡:大家觉得在牛肚子里的旅行会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课文学习,把课文和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初读课文,了解故事起因

  1. 出示学习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红头为什么会去牛肚子里旅行。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2)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红头和青头捉迷藏,红头躲到草堆里,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进了嘴里。

  2.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至六自然段,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引导学生读好“咱、偷”等生字,学习“答、应”等多音字。

  (1)借助上下文理解生字意思。

  (2)利用组词辨析多音字:

  3. 感知红头形象。

  (1)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至六自然段,感受青头、红头游戏时的快乐。

  (2)引导学生给这一部分故事取小标题并板书:捉迷藏。

  4. 过渡:可是,不幸发生了,红头被牛卷进了嘴里,一场特殊的旅行就此开始。

  三、 默读课文,明晰旅行路线

  1. 出示默读要求:默读课文第七至十九自然段,圈出表示红头所在位置的词语。

  2. 学生交流汇报。

  (1)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牛嘴里——第一个 胃一一第二个胃一一牛嘴里——喷出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