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就是做法(第2页)
本文共计93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做法”的内容有两部分,即“做”和“法”。一是“做”,当主体在面对一个有待处理的对象时,第一步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决定“做不做?”,这就需要价值观发挥作用,做出选择。二是“法”,就是所谓的方法论,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么做?”。这就要求必须选择和确定将要动用的技术、程序、安排、布置等方法,到此为止是“文化”的运作。当决定了“做”以后,接着实施“怎么做”,就是按照一定的方法、流程完成整个程序。这样下来,不管好坏必然要产生一个结果,就是“文明”。如果这个结果理想,令人满意,文明程度就高,那就是很文明;反之文明程度就低,那就是欠文明;如果彻底做砸了,那就是不文明。从这里可以看出,要弄清什么是文化,文明就成为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再来看下面的例子:穿出来的效果如何(暖不暖,漂亮与否)——文明(程度)。吃的效果如何(吃饱与否,味道如何)——文明(程度)。通过种植取得什么样的种植经验,提高多少种植技术(精神文明),获得多少收成(物质文明)——文明成果(统称农耕文明),总的来说都是一个结果。所以我给出的答案是定义: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
定义:文化就是做法(简);定义:文化就是智慧生命体适应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做法的积累,及其形成的风格、韵味、氛围和模式(详),其核心内涵是做法。定义: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固定知识和科学技术形式出现的自然科学,可以称作硬文化,也有人叫小文化或狭义文化。这类文化通过长期的专业学习就能掌握,从幼儿园到博士后学得基本就是这类文化。由于这类文化,可以在和外界联系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只要个体通过艰苦的努力,就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所以也有人将其称作“个体文化”;另一类是以思想道德建设及方法流程形式出现的人文科学,可以称作软实力,也有人叫大文化或广义文化(群体文化)。掌握这类文化,不仅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引导和积累,由于它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除了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外,还需要通过众多已经形成相对固定模式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仪式,进行强化和氛围的熏陶。让个体在群体中充分地相互作用和融合,形成具有公约数性质的特点和风格,才能收到效果,这种效果的核心是智慧和力量的统一,然后通过其代表(人物、作品、行为、活动、事件等)表现出来,最高表现形式是获得一种艺术的道(不只是单纯的艺术品)。例如通常所说的领导艺术、外交艺术、军事指挥艺术、管理艺术等。换句话说就是找到一种炉火纯青,最符合规律,效率最高的解决问题的做法。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就是生存和发展。
文明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文明,另一类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被创造出来之后表现为数量的充足、质量的提高和环境的改善。其中一部分供人们消费分享,另一部分作为建设更优秀文化的物质基础。物质文明是非常具体的,既可以用车载也可以用斗量,还可以用秤称。几乎所有的物质文明都可以量化,适用于相应的度量衡单位。例如“煤炭外运一亿吨”、“新建高速公路20000公里”、“袁隆平将杂交水稻由亩产700公斤提高到亩产900公斤以上”、“GDP增长百分之十”等等,都是表示物质文明达到的高度。精神文明被创造出来之后表现为处境的安全舒适、关系的轻松自然、风格的高雅优美、韵味的浓郁十足、氛围的和谐美好、模式的合理科学,爱的最大释放和欣然接受、美的充分展现和进一步创造。这时的精神文明具有承前启后的显著特征——既是前一级文化创造的文明成果,又成为创造更高一级文明的新文化,以此循环往复,推动历史和社会以及自身不断地向前发展。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是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文化就是做法,是创造文明的方法、工具、手段、措施和流程等。文明是文化运作的结果,或者可以说是文化创造的结果。没有先进的文化就创造不出高级的文明,任何高级的文明都是由先进文化创造的,文明是文化生产的产品。先进优秀的文化可以创造出高级文明,而落后恶劣的文化,创造出的是低级文明,甚至是负文明。文明是文化的载体,物质文明成果是文化的物化,或者叫做物化的文化;精神文明成果是文化的现象化,或者叫做现象化了的文化。人们可以通过对文明成果的研究,观照到凝结在里面的文化。例如,考古就是通过对文物(当时的文明成果)的研究,追寻当时的文化(做法),解答他们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从而研究和判断当时的文明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