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第4页)

本文共计1306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这片蓝色的草坪也是盖茨比生命中一个重要部分,“他远道而来,最后找到这片蓝色的草坪,他的梦一定让他感到近在咫尺,不可能抓不到手”,蓝色草坪将他与心中女神的距离拉近,使他对前途寄予希望。

  黄色是书中一种主要的象征色,它代表了财富与奢侈。

  黛茜撞死默特尔的黄色汽车向我们暗示了被称之为“上流阶层”的有钱人是多么的不负责任。

  势力的富人总与黄色调分不开――黛茜被称为“金色女郎”,乔丹有一头“枯叶般的黄头发”,盖茨比系着“金色的领带”,晚会上两位姑娘也“穿着黄裙”。

  灰色象征了梦想的破灭。

  “灰烬山谷”中的一切都是灰色的,这里的人们没有梦想,他们面色苍白、毫无生机地生活着,整日为生计而奔波,毫无希望可言。

  乔丹的眼睛也是灰色的,她外表美丽、内心空虚,对一切都缺乏深切的关爱,生活没有计划,未来也没有梦想。

  三 人物的象征意义

  菲茨杰拉德曾说过“我的这部小说大概可以称得上是有史以来写得最精彩的美国小说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将个人经历外化成整个国家的经历,从而创造了一个美国神话。

  盖茨比的生活经历沿用了一个清晰的模式:“梦想――幻灭――失败与绝望”,从盖茨比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中,读者可以看到菲茨杰拉德本人生活的再现。

  菲茨杰拉德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依靠母亲继承的微薄遗产完成了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学业,1920年《人间天堂》出版后,他一举成名,这时名利双收的他又重新赢得了他那“最漂亮的姑娘”珊尔达。

  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是那样的如意,珊尔达身患精神疾病,当时美国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小说创作也落入低谷,生活举步维艰。

  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赋予了盖茨比深刻的象征意义。

  盖茨比的个人遭遇与美国20世纪初几十年的境遇极其相似。

  菲茨杰拉德通过盖茨比的梦想的破灭对战后美国社会的伦理、价值观等提出了尖锐的批判。

  美国曾是一片“清新碧绿的新世界”,正“迎来人类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梦幻”,而如今为了给现代文明让路,这片原始森林已被摧毁殆尽,唯一合适的象征就只剩下“灰烬山谷”――一个“人间地狱”,现代人就是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毫无生机、毫无意义地生活着。

  将盖茨比的个人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与美国的文化历史作类比正是菲茨杰拉德所取得的最大成功,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抒写了战后“迷惘的一代”对于美国的失望,对于传统价值、传统理想的忧患以及对于美国梦幻灭的悲哀。

  TS爱略特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初次面世时曾评说:“在我看来,这是自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所迈出的第一步。”

  作为美国文坛的经典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地位是经久不衰的,它已经超越了时间的界限。

  时间的年轮已经进入了21世纪,重读这部小说,使我们不仅欣赏了作者精湛的写作技巧,同时也了解到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年轻人的追求与梦想。

  “在‘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已进入人们生活的今天,在重新阅读菲茨杰拉德的作品时,我们会发现,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惊人的相似之处,当今社会存在的不少问题早已在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被描绘过了。”于是这部小说被赋予了新的活力,给予我们新的启示,鼓舞我们奋力向前,逆流而上。

  参考文献:

  [1] 吴建国:《菲茨杰拉德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2] 张秉真、章安琪、杨慧林:《西方文艺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3] 金贞培:《韩国民族的文化和起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4] Jackson R.Bryerand Fitzgerald F.Scott. The critical reception[M].New York: BurtFranklin,1978.

  [5] Fitzgerald F.Scott.The crack up[M].New York:A New Directions,1993.

  [6] 贾文浩、贾文渊译:《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燕山出版社,2001年。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构主义解读【3】

  摘 要:《了不起的盖茨比》对美国“爵士时代”价值观念的批判主要基于三个相互密切联系的二元对立,即过去/现在、天真/堕落、西部/东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