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第2页)
本文共计1306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他的父母是终日操劳、一事无成的庄稼人”,他父亲告诉尼克:“有一次他说我吃东西像猪一样,我把他揍了一顿。”实际上,盖茨比觉得他的过去难以接受而对其进行了彻底改造:他离开了家,把名字从詹姆斯盖兹改成杰伊盖茨比,“虚构的那样一个杰伊盖茨比恰恰是一个十七岁的男孩很可能会虚构的理念,然而他始终不渝地忠于这个理念”。
当盖茨比还只是一个一文不名的年轻上尉时,“他让黛西相信他来自于跟她同一个社会阶层”,后来他还告诉尼克:“我家里的人全去世了,我继承了一大笔钱……此后我像东方的王子似地游遍欧洲的各大首都……收藏珠宝……打打猎,学学画。”由此可见,盖茨比“重温旧梦”的非凡决心实际上无非是逃避过去的决心,因为他所谓的旧梦指的是他最初和黛西的一段恋情,而这段恋情的基础却是一个虚构的、从未存在的过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小说旨在以盖茨比体现对浪漫的过去的信念,甚至把盖茨比的梦想同美国早期移民所抱的梦想相提并论,可是盖茨比浪漫的过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派谎言。
三、西部与东部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全都来自中西部地区,他们因各种不同的原因来到东部的大都市纽约。
在尼克的眼里,西部是纯洁的,是淳朴美德的榜样,代表着传统的力量;东部是罪恶的,是世故腐化的都市,是堕落的象征。
“美好的西部”几乎成了人们长久以来的心灵寄托,西部故事也成了作家们笔耕不辍的文学命题。
然而,在该小说中东部与西部的对立并不是单纯的地理位置的对立。
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一大城市,但是小说暗示它和东部城市一样堕落颓废。
西部和东部也不是乡村和城市的对立,因为尼克、戴茜和乔丹都在西部城市度过了纯真的年轻时光。
既然西部和东部并不是纯粹的地理意义上的名词,它实际上是一对抽象的概念。
二者的对立实际上是未受腐蚀、纯朴的自然――如威斯康星州的“真正的雪”――与的现代文明的对立。
然而,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自然和现代文明结合在一起,二者的联系解构了西部与东部的对立。
对于一部文学文本,历史、作者、世界等历史性因素不是它外在的客体或反映对象,而是它自身构成的成分。
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构式解读,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对他所抨击的对象既厌恶又迷恋的矛盾态度,既身在其外又身在其中,减小了小说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力度。
菲茨杰拉德试图描写美国“爵士时代”时,也把自己思想意识的矛盾写进了小说。
参考文献:
[1]菲茨杰拉德著.姚乃强译.了不起的盖茨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6.
[2]程锡麟,王晓路.当代美国小说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肖锦龙.补充、隐喻、重复―――解构视野中的文学与现实关系[J].文艺理论研究,2008.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意义解读【2】
摘要 象征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文学手法,小说家或剧作家通常采用象征手法来帮助表现人物性格或展现作品的主题。
本文试从象征意义的三个方面,即事物的象征意义、颜色的象征意义以及人物的象征意义来探讨象征手法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从而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反映的深刻社会意义。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象征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一员,“在美国现代小说家中,他是仅次于福克纳和海明威的第三号人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了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到处呈现的是一派歌舞升平、欢快享乐的气氛,年轻的一代抛开了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沉迷于纸醉金迷、享受作乐的生活当中。
菲茨杰拉德把这个特定的时代命名为“爵士乐时代”,而他的作品就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美国社会的精神面貌、生活气息和社会特征,他是这一时代的化身和代言人,被人们称之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
于1925年出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集中反映了“爵士乐时代”的生活,深刻地揭示了狂热追求“美国梦想”的人们注定要遭到毁灭的必然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