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的研究论文
本文共计386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独立学院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的研究论文
摘要:分级教学涉及到研究一种以集体教学为基础、在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两种形式之间架构桥梁,实现二者优势互补,从而为知识层次不一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其发展特点的教学环境的大课题。分级教学的构想就是“从差异出发,进而消灭差异”。
关键词:分级教学 基础课 英语
0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由于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入学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即使在同一学校的学生入学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坚持分类要求,因材施教。”[1]分级教学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时间有限、基础有别的条件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获取最多的知识总量,因而是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
实施分级教学的基本方案是: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分级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以及接受英语知识的潜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有针对性地教授给他们不同层次的知识,使其能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需的英语知识。我们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计划以及管理制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课上的讲解以及课下的辅导,给学生安排相应的练习和作业,并定期进行测验。
1 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现状调查
独立院校以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一线人才为主,而独立院校的显著特点就是生源参差不齐,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在校学生要么就是偏科现象比较严重,要么就是各科成绩普遍偏低,对学习兴趣不大,自律性不强。面对这一现状,为了对实施分级教学能够有的放矢,我们以某校06级专科6个班作为调研样本,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1.1 学生的英语水平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选取了不同专业6个班共19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文科66名、理科132名,男生比例为62%,女生比例为38%。调查对象入学分班英语考试的平均成绩为62.5分。
经过入学后的摸底考试,分段统计学生的分数分布情况如柱状,其中横轴表示分值,纵轴表示人数
1.2 学生学习习惯调查分析
本次问卷中对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大部分采用客观题形式。调查表明有51.52%的学生平时从来没有购买英文报纸、杂志阅读的习惯,47.47%的学生偶尔购买,接受的调查的学生中只有2人长期坚持阅读英文报纸或杂志。平时对英语广播从不接触和接触极少的学生占到59.09%,经常接触的占到12.12%。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没有大声朗读英语的习惯的同学占到66.66%,有此习惯,但不经常读的占到33.33%。
调查结果清楚的表明,课外几乎不学英语和投入少量精力学习英语的同学比例占到94% ,其中有43.12%的同学课外几乎不学英语。
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实施自我监控和管理,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可以看出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分级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1 分级教学的现实需求
目前,高校二级学院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用一个单一的教学目标。结果是一些学生听不懂英语课堂教学,因而干脆放弃,上课看小说或睡大觉,布置的作业不去努力完成,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吃不饱,觉得老师讲得东西太少,还不如自己自学。因而单一的教学目标,难以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习效率低、课堂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等一系列问题。
而分级教学将水平相当的学生组合到一起形成教学班,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但有利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脱颖而出,而且为基础较差的同学创造出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这些学生迎头赶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取得较大的进步。
2.2 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
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 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theInput Hypo-thesis) 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中的I+1输入理论为探讨分级教学特别是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2]Krashen认为,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时,才能习得语言。所谓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用公式表示,就是I+1,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如果语言输入远远超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2,或者接近甚至低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0,那么学习者就不可能获得可理解性输入,不是太难理解不了,就是太容易,这样就难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只有充分理解含有“I+1”的语言输入,并按照自然序列,才能从“I”层次过度到“I+1”层次。这就是说,如果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大量接触I+1,学习者便会在理解语言输入的同时,习得新的语言知识。输入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有语境信息的帮助。Krashen同时也认为,尽管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对于第二语言习得很有必要,学习者同样需要在情感上吸入已经理解的语言输入。情感因素主要是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动机(motivation),自信心(self-confidence)和焦虑感(anxiety)三方面。学习者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即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并充满信心,无任何焦虑感,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因此,它最具有挑战性,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3]


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总结-学科论文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的论文(通用5篇)
浅谈挫折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多媒体教学法在体育术科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案例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体育教育资源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论文
浅谈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浅议英语谚语的翻译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语的恰当使用论文
如何激发学习英语的乐趣论文
数控论文题目
英语听力突破教育论文
中职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独立学院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的研究论文
关于教育论文题目拟定写作分析论文
EMBA论文题目要求
英语教育论文题目参考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