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生本课堂研究论文
本文共计195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高中历史生本课堂研究论文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在灵活的课堂上自主参与、自主设计、自主选择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生本课堂的构建,同时还要重视生成性资源的开发,比如学生的意见、观点、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注意力、积极性等,将这些生成性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设置开放性的教学目标,促进资源的生成
教学目标对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保证教学活动顺利、有序进行。教学是一个具有动态特点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很多无法预设的情况,生成性是其重要的属性。预设是生成的前提,而生成又是预设的发展和超越。为了促进资源的生成,历史老师要设置好开放性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老师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将可以促进学生历史素养提高的`教学目标逐渐渗透进去,以此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历史老师还要设置具有弹性的教学目标,既要保证教学目标能够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还要保证教学目标具有统一性[1]。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预设时,历史老师也要全面考虑到学生可能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反应,然后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这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春秋文化”这节内容的时候,笔者为了让学生对孔子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知,在课前就预设了相关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史记》中所记载的“孔子长九尺六寸”这句话,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按照今天的单位折算,孔子长九尺六寸,也就是三米多,这有可能吗?”考虑到有些学生可能不了解孔子所在时期的长度单位,笔者又预设了另外一个教学内容:利用相关的换算制度,根据《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这个知识点,对诸葛亮的身高进行折算。这样,原本只是加强学生对孔子的感性认识就转变为对历史人物的感性认识。既促进资源的生成,又有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创建开放性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生本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课改倡导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要创建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合作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历史课堂充满无限的活力,老师和学生可能掌握的史料不同,对史实也就会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要抱着“求同存异”的思想,不能将自己的感悟和观点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2]。正确的做法是创造机会,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给学生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价值和作用。只有开放性的师生关系才能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敢表现“自我”。在畅所欲言的良好氛围中,学生之间的不同观点会发生碰撞,从而产生火花,而这些火花往往就是通往生成性资源的重要途径[3]。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强资源的开发力度
历史老师要想在教学课堂中开发出更多的生成性资源,必须要构建一个活力课堂,而活力课堂的构建离不开灵活的教学方式。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翔实的史料,老师可以利用这些史料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促进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互动,这样既能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又能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从而生成新的课堂。活力课堂的构建,除了使用问题教学法,还可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辩论和讨论的过程中放飞思维,升华情感,从而生成有效的历史课堂。例如,在《罗马人的法律》这节内容的教学中,历史老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一场辩论赛,辩题可以设置为“罗马人的法律是否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体现出来”。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派,通过史料查阅、互相反驳和质疑,不断形成新的亮点,其中的每一个亮点都是新的生成性资源,这对历史老师接下来的教学预设提供了诸多具有一定价值的参考依据。


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总结-学科论文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的论文(通用5篇)
浅谈挫折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多媒体教学法在体育术科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案例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体育教育资源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论文
浅谈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浅议英语谚语的翻译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语的恰当使用论文
如何激发学习英语的乐趣论文
数控论文题目
英语听力突破教育论文
中职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独立学院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的研究论文
关于教育论文题目拟定写作分析论文
EMBA论文题目要求
英语教育论文题目参考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