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艺术体操编创的动作编排与音乐选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01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艺术体操编创中的音乐选用技巧

  1.关注主节奏及节奏变动点的状态

  音乐加动作,可以说构成了整套艺术体操的艺术价值特征,而音乐作用于艺术体操编排的最根本因素,是通过节奏或多或少地来带动表演者的节奏,利用节奏背景的练习过程,为其构建听觉节奏记忆和肌体记忆的关联点。而在音乐的选择中对于节奏的控制需要编创者按照内心的既定思路进行相关类别的查找。同时,在选定音乐前,编创者不能仅仅听到音乐的前奏再跳到高潮部分,再直接拉到结尾就算是完成了“听选”的过程。这种跳跃式的听选实际上是对整套动作编排的不细致、不尊重。因此,编创者应尽可能将所有备选的曲目从头至尾完整听全,而后再根据音乐的节奏和音调找到真正适合内心主题的音乐。同时当编创者能完整听完一首曲子时,对于艺术体操编创经验较深的人员基本上已经在感受音乐所对应的节奏特征中理清了应编创对应的基本动作。

  2.选择节奏比较明显的音乐

  对于是否要在选择音乐后再进行动作的编创,这对于长期处在艺术体操氛围的专业人员来说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范式。换句话说,艺术体操音乐的选择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间接性创作过程,可以由编创者的自身习惯而选择。但从艺术体操的表演形式来看,运动员在表演过程中,必定要将自身记忆与现场音乐融合,而一旦所选音乐过于平和再加上表演者精神紧张,就极有可能令表演者失去音乐控制这一途径,直接在现场产生节奏混乱或肢体节奏配合脱节等表演事故。因此,编创者在选取音乐的过程中,尤其在表演场地过于空旷的情况下,需要选择节奏性较强的背景音乐[3]。但节奏强的音乐并不等于躁动型音乐。例如,一些交响曲就属于节奏极强,同时也具有内涵丰富的优美特征的音乐类别。当音乐的节奏点十分明显时,那么即使表演者在途中出现一些动作误差,也能够在对节奏的匹配中再次调节肢体的弧度,重新回到正常的表演节奏。

  3.注重音乐与动作的配合

  在一些先确定动作而后再进行选曲的编创过程中,需要编创者根据动作对音乐进行选择。而这时需要编创者在音乐类型和体操适配度等层面拥有一定的选择经验。许多编创者认为选择音乐无非是整体节奏对应即可,虽然理论上并无差错,但对应到细致的思考中便可明确,对于一些艺术体操的初学者和非专业运动员来讲,音乐的整体形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掌握度增加辅助作用。例如,节奏明确且创作时间比较接近现今时间的,即目前青年人比较熟悉和适应的曲目。因此,当学生在熟悉的基础条件下进行练习时,就会本能地带有一种乐观和饱满的态度。尤其在需要手持器械的艺术体操中,器械的旋转控制并不像控制肢体一般容易,因此,选择律动感和节奏间歇描述比较贴切的音乐,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员在控制器械时的出错概率。

  4.注意学生对音乐的认识

  在对动作进行编排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音乐自身的特点来对动作进行设计,确保整套动作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同时保障核心动作在编排后能够被明显地表现出来。要对艺术体操中难度较大的动作进行合理的布置,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都应该在实际选择过程中加大重视力度,在启发学生思想的过程中运用音乐自身的特性,保证编排的动作具有动静结合的形式,确保动作具有真善美至高层次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郑华艳.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动作编排与音乐选用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5).

  [2]李沙.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动作编排与音乐选用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2017(5).

  [3]李丹.舞蹈创编思维在艺术体操编排中的运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