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研究的论文(第6页)
本文共计2408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随机抽取长春市第十八中学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体育游戏体育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体育教学方法。两组学生的体质均达标,同时进行三个月的对比观察。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素质对比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两个班级的身体素质指标对比,实验前,铅球、立定跳远、长跑、肺活量,四项衡量指标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3.2实验前后两组受试班级身体素质指标对比对两个班级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在铅球项目中,两组受试班级的身体素质指标变化幅度较大,实验组为7.692,对照组为7.417,上涨了0.275;在立定跳远项目中,身体素质指标变化幅度居中,实验组为2.099,对照组为2.0000,提高了0.099;而在长跑项目中,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在身体素质指标上呈现减少的状态。总体来看,实验班身体素质指标有所上升,对照班身体素质指标也有所上升,但是两组班级的身体素质指标差别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3实验后两组受试者社会适应能力对比
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对照组学生的社会能力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组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平均分数为36.612分,处于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状态;对照组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平均分数为33.100分,即代表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状态良好。实验后两组受试者社会适应能力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实验组的社会能力的增强客观说明了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所提高。
3.4实验后两组受试者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对比
体育游戏要求学生实时参与其中,积极参加团体活动,这就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前者的平均值为26.812,后者的平均值为22.099,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积极情绪上,体育游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虽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不具备必须存在的明显优势。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消极情绪与对照组学生的消极情绪对比中,试验组为11.149,对照组为13.514,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消极情绪上,体育游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体育游戏以游戏为目标,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对照组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但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体育游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体育游戏尽管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4.1.2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实验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对照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相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体育游戏不仅为学生锻炼身体、增进娱乐,也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体育游戏具有明显的.优势。
4.1.3对学生情绪的影响
实验组学生的情绪与对照组学生情绪相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对学生情绪影响方面,体育游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综上所述,体育游戏的运用不仅能丰富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更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能真正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
4.2建议
(1)灵活的教学方法与多种体育器材相结合。(2)注意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要与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体育游戏的难易与学生身体状况相适应。(3)注意体育游戏的组织性、纪律性、公平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成泉.浅谈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4(30).
[2]桂姗姗.体育游戏在青少年业余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4.

交通物流毕业论文-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对经济建设的巨大作用
企业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口腔黏膜病医学教学措施的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致谢辞
国内外高等制度下医学教育论文
临床医学写论文
毕业论文医学
有关医学检验的论文
2017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论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国际贸易就业结构影响分析
资本流动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探析论文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论文
在茶叶生产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探讨论文
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论文
关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教育论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