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效学习行为的实践探讨论文(第4页)
本文共计63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课堂学习媒介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模型教具,弥补语言描述的局限,使学生清楚直观地认识化学物质的结构,便于给学生灌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使学生学会利用化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引发化学有效学习行为。例如,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这部分选修内容涉及了很多物质的立体结构,对于缺乏立体感的学生来说学习选3时倍感吃劲,因为在他的头脑中想象不出来空间立体构型,那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如果教师能够使用教具和多媒体将物质的空间构型直接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这种立体结构有了清楚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化学有效学习行为不断持续。
3.课后学习媒介
充分利用化学教科书上的各类资源,选择适合自己认知水平的教辅资料,巩固并检验自己一天所学的化学知識,保持有效的化学学习行为。化学教科书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最主要的文本材料。不但教师要仔细琢磨化学教科书的资源,特别是教科书上的各个栏目及其价值,寻找恰当的利用角度,充分发挥栏目的作用,学生更要以教科书为依据进行化学学习,特别是课后习题更要高度重视并利用,不但是对本节学习的检验,还能带动学生参与到化学实践活动中,感受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对化学产生深厚的情感,带动有效学习行为发生。而且课后习题里经常出现高考题的身影,例如: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63页习题9的A选项对应201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选择题第10题的A选项,人教版选修4第64页实验3-5对应201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选择题第10题的D选项。可见对化学教科书上的资源,我们一定要仔细琢磨,充分利用。教辅资料对学生学习化学有很大的辅助作用,选择一本或两本符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课外辅导资料,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拓展化学视野和化学思维,便于更多的化学有效学习行为生成。
综上所述,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使学生生成有效学习行为并得以持续,是衡量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标准,也是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只有有效的学习行为才能实现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浅谈初中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如何合理安排技校学生的一堂课的教育理论论文
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探讨论文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网站推广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精选12篇)
浅谈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浅谈成人教育的作用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问题
电力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MPA论文范文
分析国际市场下的国际运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策略
服务预售及其实施策略探究
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秘书的说话艺术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莱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符号文学论文
浅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