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高中化学有效学习行为的实践探讨论文

1 次下载 页 635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高中化学有效学习行为的实践探讨论文

  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有效教学研究从关注教学行为转向关注学习行为,教学设计研究逐渐转向对学习者及其学习行为的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也体现出学习行为研究的重要性。对高中化学有效学习行为的研究不仅顺应时代的需求,而且对相关理论的进一步探讨及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意义深远。为了讨论问题方便,本文基于影响教学系统运行的四个因素,从准备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学习三个阶段探讨学生有效学习行为的实现途径。

高中化学有效学习行为的实践探讨论文

一、教师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有效行为(包括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能够引发学生更多的有效学习行为。因此要培养学生化学有效学习行为,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效教师。

1.在准备学习阶段应做的工作

  (1)集体备课,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学

  備课环节要求教师依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测,并努力寻求解决的可行办法,以保证学生有效学习。但是化学教师的现状是只要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将知识点讲到即可,这样就失去了备课的意义。在现实化学教学中,通常会出现某些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成功率低等实际问题,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教材、改进并创新实验及实验教学。例如,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如果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如图1④)来做这个实验,学生几乎看不到白色絮状的氢氧化亚铁。由于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经过化学教师的不断尝试、改进,发现利用其余四种装置做这个实验,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氢氧化亚铁的色状。可见,学习是无止境的,不光学生要学习,教师更要不断增进专业技能技巧,为实现有效教学行为做好铺垫,进而提升学生化学有效学习行为。

  (2)明确学习目标,强化教学资源意识

  化学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导航仪,没有了化学目标就没有了方向,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化学学习行为的有效性。而且通过阅读资料,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提取信息和控制注意力等能力。例如,在教授《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之前,可以告知学生下节课要学习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相关性质,并且与二氧化碳的性质联系较为密切。根据所给资料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总结CO2有哪些性质和硫的氧化物的来源及其对环境的污染情况。这样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学习,有利于提升化学学习行为的有效性。

2.在课堂学习阶段应做的工作

  (1)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教师要擅长创设情境,运用多样、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即创设教学,主要目的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般来说,通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例如,在讲到“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时,可以利用氯气的发现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好奇和疑问,在心理因素的驱动下生成化学有效学习行为。同样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参与有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支架式教学法,该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也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即教师针对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逐步的、适当的'、有效的线索或提示(支架),让学生凭借这些支架,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以促进学生养成有效学习行为。

阅读全文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