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神话故事(精选90篇)(第36页)
本文共计12788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2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我想娶亲了,一定有什么征兆显示出来吧!”
果然,有一只九条尾巴的白狐,摇着蓬松的大尾巴,来到禹的跟前。据说这种罕见的九尾白狐,产自东方君子国附近的青邱国,和龙呀,凤呀,麒麟呀一样,都是吉祥的动物,禹看见九尾白狐,自语道:“白,是我的服色;九条尾巴,是王者的征兆。”于是他不禁想起了涂山(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北,也是氏族名)地方的一首民谣——
寻求配偶的白狐呀,
九条大尾巴多么强壮。
谁见了九尾白狐呀,
谁就可以做国王。
谁娶了涂山氏的女儿呀,
谁就会家业兴旺。
在这合乎天理人情之际,
可要抓紧进行切莫徬徨!
禹想,这白狐的出现和民谣的流传,也许就是我在涂山这地方成亲的征兆吧!
果然,涂山有个美丽的姑娘,名叫女娇。禹一见到她,就觉得很满意,想娶她做妻子。女娇早就知道,禹是个治水的英雄,一心为天下人民谋福利,从心底里爱慕他。可是禹因为治水太忙,还 没有来得及向姑娘表达心意,就又匆匆到南方视察灾情去了。
女娇心中想念禹,就派一个使女,到涂山南面等候禹回来,可是一连等了好多天,也没见禹的踪影。女娇等得烦闷极了,便随口唱了一首歌——
等候心上的人呀,
日子过得多么慢啊!
据说这是南国最早的情歌了。
禹终于风尘仆仆地从南方回来了。涂山姑娘的使女转达了女主人对禹的思慕之情,禹也请使女向姑娘表达爱慕之意,两个人倾心相爱,不久就在桑台这个地方举行了婚礼。
婚后的生活是很幸福的,可是禹只在家里住了三天,第四天头上便离开了新婚妻子,又忙忙碌碌到远方治水去了。
本篇据《吴越春秋》、《吕氏春秋》等书中有关材料编写。禹和涂山氏女互相爱慕,终成眷侣,这在禹辛苦劳累的一生中,或许是个令他兴奋的插曲。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之禹三过其门而不入
禹在着手治水之前,先到各地做了一番考察,摸清洪水为害的情况。他沿着长江东下,又溯着黄河而上,走遍了九州的山山水水。禹在考察中认识到,父亲鲧治水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只采用“堙障”的方法,用息壤来修筑堤坝,使洪水不再横流;可是水性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水积多了,涨高了,堤坝就挡不住了。于是禹接受父亲的教训,改变治水的方法,以疏导为主,以堙障为辅。他叫那长着双翼的应龙走在前面,拿它的尾巴画地,应龙的尾巴画在哪里。禹就在哪里开凿河川,疏导洪水,使之流向大海。禹开凿的那些河川,就成了我们今天的大江大河。同时禹还 让一只大乌龟背着天帝赐给的息壤,跟在后面,随时把那些积水的深渊填平,把人类居住的地方加高。那特别加高起来的地方,便成了今天的高山峻岭。
禹念念不忘父亲的遗志,时时想着人民的疾苦,拼命工作,劳神苦思,一连治水十三载,几次经过家门口都没有进去看看,所谓“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的佳话,就是指的这个。他不仅领导治水,还 处处亲自动手,累得要死。手上的指甲磨秃了,小腿上的汗毛磨光了,半个身子不听使唤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后脚超不过前脚,人们把他这种步伐称为“禹步”。
禹经过了十几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治好了有名的大河三百条,支流小河三千条,更小的河流无数条。大地上的洪水退下去了,到处出现了一片新绿。人民从高山的洞穴里走出来,从树上的巢窠里走下来,又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为此人们世世代代感谢他的恩德,歌颂他的功绩。
这篇中国神话故事,据《诗经》,《楚辞·天问》及《山海经》中有关材料编写。大禹治水,忘我工作,三过家门而不入,以致积劳成疾,半身“偏枯”,走路后脚不过前脚,人称“禹步”。这些传说很多,足见禹的伟大献身精神及人民对他的崇敬。
《中国民间神话故事》之禹凿三门
位于今天河南省境内的著名的三门峡,相传也是大禹治水时开凿的。这里原来有一块特大无比的巨石,平坦如砥(磨刀石),挡住了黄河的去路。禹便凭着自己的神力,把它凿成几段,开出三道门户。让河水流过去。三门各有自己的名称:中间的叫神门,南面的叫鬼门,北面的叫人门。水从三门流过,狂涛拍岸,声如雷鸣,令人惊心动魄。其中鬼门尤为险恶,舟筏一入,很少有不葬身河底的。今天,在黄河的中流仍旧巍然矗立着一根像大柱子似的山石,称为“砥柱”,据说就是禹凿三门时留下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