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 正文

文化翻译理论下文本典故翻译差异分析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746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3 整体风格的差异

  例3.I have a daughter Would any of the stock of Barrabas (5) Had been her husband, rather than Christian.

  朱版将 (5) 译为“强盗”;梁版将 (5) 译为“巴拉巴”, 并对典故进行注释。

  受众阅读这段话时, 如果要理解这段话的语境, 就要理解Barrabas是什么意思。朱版采取了意译法, 他翻译成中国人理解的“强盗”的意思, 并说明了这段语境的意思是宁可女儿嫁给“强盗”的子孙。朱版这句话的意思是非常书面语的, 他的这段翻译强调的是“强盗的子孙”这句话背后的意思, 而非强调这句话本身的情绪。而梁版, 则直译出巴拉巴这个典故, 而应用注释的方法说明这个典故的意思。梁版的直译方法还原了口语的情境, 他把说话人口不择言、破口大骂的情境表达出来。然而, “巴拉巴”一词的直译造成中国受众理解的障碍, 受众很难从这个接近于口语翻译的句子中理解“巴拉巴”到底要表述什么意思[14].

  3.4 典故拓展的差译

  例4.What says that fool of Hagar&'s offspring? (6) hao?

  朱版将 (6) 译为“夏甲的傻瓜后裔”;梁版将 (6) 译为“夏甲的后裔”.两者都对典故进行了注释。

  这段对话中的情境是夏洛克看到奴仆郎斯洛特与自己的女儿杰西卡在说话。在当时, 奴仆属于下等人, 下等人是不允许与上等人说话的, 这是阶级的僭越。朱版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傻瓜”二字, 强化了夏洛克的主观情绪。他认为夏洛克对于奴仆的态度是轻蔑的, 这要与西方的文化结合起来理解。在西方文化中, 主人通常都认为奴仆是粗俗的、愚蠢的、没有受过文化教育的, 这是当时普遍的观点。为了便于中国受众理解这一文化, 朱版在此加了“傻瓜”这一形容词, 帮助受众做好文化沟通[15].而梁版则应用直译+注释的方法, 没有对文化背景作更多的解释。虽然这种翻译方法从文字上非常重视原文, 但是, 人们也难以理解夏洛克除了贱称奴仆以外, 可能还包含有其他的态度。

  4、不同翻译带来的艺术效果

  朱版和梁版都是在文化翻译理论的基础上翻译了《威尼斯商人》。同时存在文化理论应用的差异性, 这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两者都重视文化背景的传达, 他们对于包含有文化内涵的典故都作了相应的处理, 只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朱版侧重于深入浅出地说明每个典故背后的含意, 只要能传达这个意思, 朱版不会局限于应用意译还是直译;梁版则准确地把握每个典故, 应用注释来说明典故背后的内涵, 比较重视原文的直观, 在能应用直译的前提下, 他会采用直译典故, 然后用注释的方法来说明意思。第二, 两者的翻译风格都贯穿始终。朱版的翻译风格更接近于书面语言, 即使是他翻译口头语言的用典, 他也会用文学性的方法来表现, 他的口头语言用典翻译是在准确地翻译出说话人物个性的基础上来描述的, 人们可以通过他的描述准确地把握人物的个性, 从个性的角度理解文本的意境;梁版在用典时则试图还原原书的意境, 他希望在原文文字文学性强的时候还原文文学性, 原文文字粗俗化、口语化的时候突出原文口语性, 他将还原原文情境的工作交给自己, 体会原文背后的意思交给受众, 这也是一种较好的文化翻译思路[16].第三, 两者的文字功能侧重性不同。朱生豪的翻译作品文学普及性强, 每一名受众都可以从他的翻译中起步, 尝试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的美;受众阅读了朱版后, 可以把朱版文字略作修改, 将它作为舞台剧剧本。因为它的文字韵律性强、易让人理解, 极适合作为舞台剧本。梁版的作品适合给文化层次较高的受众阅读, 受众在拥有一定西方文化基础的前提下阅读他的用典, 并结合直译后的注释, 会比较容易了解典故背后的意思。他的翻译适合用来作小说阅读, 而不适合用来作舞台剧的脚本。这是由于梁版的翻译直译了大量典故, 而这些典故在舞台剧上直接呈现会出现文化隔核, 舞台剧受众难以理解的缘故。因此, 他的作品拿来改编舞台剧脚本是不适合的, 它只适合拥有闲暇功夫能细细品读的人对着注释去阅读。

  5、总结

  翻译时, 直译有直译的优势, 意译有意译的优势。如何把握翻译的原则, 是需要探讨的问题。这一问题可从朱版与梁版的《威尼斯商人》典故的翻译案例中得到答案。对比朱版及梁版的《威尼斯商人》典故的翻译, 可知在翻译文本的时候, 应从文化翻译的角度来探讨文本翻译, 作为一名翻译者, 应以原文为基础, 找到文化背景传达的方向、风格呈现的方法、作品功能的定位, 通过综合的分析找到翻译的方法。翻译学研究者们从这两则翻译案例可以得到结论:无论是应用直译的方法还是意译的方法, 最终翻译的目的就是要以文化翻译理论为基础, 准确地传达原作的文化意境, 达到既定的文化艺术表达的效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