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的论文(第20页)
本文共计4347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3制定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我国的经济和城市建设都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国外的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而且也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城市建筑文化生态理论体系。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识我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并且面对不同气质、不同品格的城市,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为我国城市建筑文化的更新、发展、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1)要注重系统和整体的融合观[4]。换句话说,就是城市在改造或者更新过程中要注重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这种融合就需要人们在规划城市以及设计建造建筑的过程中要回归理性、尊重城市本身的特征。例如,自然地貌、历史格局等,力争做到城市中的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相互融合。2)要尊重和保护好传统建筑风貌。对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就是使用,以长春“满洲式”建筑遗存为例,“满洲式”建筑均建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现在仍然在投入使用。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文化遗产,长春市政府在不破坏其材料、装饰、建筑空间等前提下对其内部空间进行了合理的改造和修缮,不仅保护了优秀历史建筑、延续了其使用寿命,同时也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要。3)使新、旧界面有机联系。为了更好地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我们需要保护和更新城市中有价值的建筑,具体的方法可以是提取传统建筑中有价值的结构、装饰元素或是保留有价值的城市肌理,使城市的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能够合理地过渡。以长春人民大街为例,人民大街是贯穿长春整座城市南北的主轴线,它的存在真实地记录了长春的成长历程,是长春文化底蕴的展现。在近代长春的城市建设更新中,虽然人民大街最初的功能有局部丧失,但是其整体的规划形态、道路布局、建筑气质却一脉相承,使得新建筑与旧肌理有机联系起来。
3、结语
城市建筑文化发展中引入文化生态学理论其核心意义在于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有效处理好城市中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文化生态学的内涵对于指导我国正在进行的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大多数建设都忽视了根植于城市本身的特质而只是一味地跟风模仿,从而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危机。为了避免城市形象和建筑风格同质化,在实践中就应该不仅仅只注重技术上的生态,更应该重视文化上的生态。
参考文献:
[1]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xx.
[2]宋春华.在转型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J].建筑学报,20xx,61(10):19-25.
[3]张俊峰,王均三.吉林建筑文化研究Ⅱ(城市建筑:城市精神的物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xx.
[4]符静.基于文化生态学的烟台城市建筑特征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xx.
建筑文化的论文(第20页)15
本文作者:陈进、王建勇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古老的中华大地有着风格迥异却又一脉相承的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建筑,构建了风格独特、相对完整的建筑文化体系。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指出“中华民族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2]。通过文献分析得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从实用和因地制宜的基本理念下形成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化形态,即具体的建筑形式;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即传统建筑的哲学观、伦理思维、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其中,前者更多的是反映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理解,而后者侧重于文化的传承,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方面。中国传统建筑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让学者意识到挖掘、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理念,以期对现代绿色建筑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
通过整理文献发现,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形成了建筑美学、史学、伦理学等学科。时代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让人们开始反省并意识到要从中国传统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寻求未来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