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大学生感恩教育论文(第11页)

本文共计273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在中国古代社会,“感恩”主要是以孝道的方式得以体现,比如孔子《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孔子在《论语?里仁》中也提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些都说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应该懂得知恩图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百善孝为先”,当代大学生应该懂得孝敬父母。但有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以考研学习等为理由和父母要钱,却用于上网、玩网络游戏,购买高档化妆品和服饰。还有的同学在家里不但不帮父母做家务,在大学期间却定期把自己的脏衣服和袜子等寄回家让父母代洗,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能做,何谈孝敬感恩父母?

  2.对待同学和他人缺乏感恩心态

  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帮助是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准则。要做到这一点,在生活中与人相处时就应该以欣赏和感恩的心态对待他人。可在生活中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什么都是应该的,比如认为同学提供的帮助是应该的,谁让你是我的同学呢?

  3.对待老师缺乏感恩之情

  笔者对部分大学生作了调查,当被问到:“你经常会对辛勤培育你的老师表示感谢吗”,有部分同学选择“偶尔会,心里有,但从未表现出来”,还有部分同学认为从来都没有对老师表示过感谢,认为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责任,没有必要感谢,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应该感谢老师,并会经常去看望老师。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都对老师缺乏感恩之心,认为老师教书育人是本职工作,不需要感恩。在教师节,很少有毕业后的学生发短信给老师送祝福。

  4.对待国家和社会缺乏感恩意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应该感谢中国共产党的关心和培养,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家每年都会投入巨额资金培养大学生,还会在政策上扶持帮助青年大学生完成学业,比如设立的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可有部分大学生只关注自身利益和前途,不去考虑回报党恩,回报社会。

  二、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弱化了感恩教育

  从家庭教育层面来看,父母一味注重孩子的成才教育,忽视成人教育。中国的父母有一种传统意识,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许多父母补偿心理过重,总是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没有按照一个合格社会主义公民的要求去塑造和培养子女,而是把子女当作实现自己意愿的“私有财产”,在生活上大包大揽,一味地宠爱、溺爱子女,却从不要求子女感知自己付出的爱,感知自己生活的艰辛,也从不要求子女回报。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行动”。[2]家长对感恩教育的不重视,就会影响到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他们得到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正常不过的事情。

  2.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感恩教育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但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没有把感恩教育作为必要内容开展。

  3.社会环境中的不良思想,影响感恩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创新开放的思想文化意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效率效益观念、法制观念等文明进步的社会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受到来自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想的严重挑战,形形色色的观念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一些不良思想也趁机而入,比如人与人之间真情诚信少了,一切唯金钱利益最大化,感恩意识淡薄,导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现象严重,而当代青年大学生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自身也会受到影响,会淡化感恩意识,淡化家庭、学校和社会对自身的关怀帮助、教育培养。

  4.青年大学生自我辨别能力相对较弱

  感恩是一种美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通过教育让人们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要做好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