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内部审计论文(汇编15篇)(第23页)

169 次下载 25 页 43934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原则

  1.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是企业集团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集团中客观、公正地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外部审计人员执业所要求的独立性不同,它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与其审查的活动保持应有的独立,为审计人员完成委派的审计任务及取得预期的工作成果提供足够的保证。为确保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集团中内部审计机构不能受总经理的领导。

  2.权威性原则。强调内部审计权威性的意义在于:

  ①只有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才能合理地保证内部审计的公正、客观。

  ②权威性和独立性的提高也为内部审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其职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③只有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才能保证企业集团各管理部门对内部审计人员所提供的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给予合理、正确的分析及判断,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另外,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与授权主体在企业集团中的组织地位密切相关。授权主体在集团中所处的层次越高,权威性也就越高。因此,集团中内部审计由监事会领导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权威性。

  3.系统性原则。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仅要符合每个成员企业自身的需要,还要求符合整个企业集团协调管理的需要。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从整体出发,对其进行系统地规划,充分发挥其整体效应。

  4.经济性原则。内部审计要对企业集团中各层次的管理当局提供咨询,使其经营过程得到改善,减少资产的浪费,充分挖掘企业经营管理的潜力,帮助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内部审计为企业集团创造的这部分价值增值只有在大于设立较复杂的内部审计机构所需付出的人力、物力等成本费用时,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设置才满足了经济性原则,才是可行的。

  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机构的框架

  第一层次,在集团公司的监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

  ①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②代表监事会对集团董事会的有关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并为集团董事会作出相关决策服务;

  ③制定集团内部审计的整体规划和政策;

  ④指导各法人企业内部审计体系的设立与运作;

  ⑤协调集团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

  ⑥建立集团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

  审计委员会由一、两名监事和其他独立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士构成。监事的加人保证了审计委员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专业人士则既包括懂业务的内部审计师,又包括具有管理、技术、营销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士。这样,才能真正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专业监督和评价,并针对问题提出专业性的意见。

  2.第二层次,在各成员企业监事会下设立各自的审计委员会,受集团公司审计委员会的领导。

  3.第三层次,在各企业的审计委员会下设立审计部。对各企业总经理和各部门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监督和控制。

  针对中国企业集团的现状,以上内部审计网络框架还存在一些缺陷:一是目前企业集团监事会的任命不规范,大多数由政府机构或董事会指派,只有少数由股东大会选出;二是监事的身份不合理,出任监事的大多是公司内部的人员,他们在行政关系上是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下属,处于被领导、被指挥的地位,不可能行使其职权。因此,在我国目前情况下。由监事会领导审计委员会并不能保证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洼,不能发挥其监督、控制、服务的职能。

  四、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范围与内容

  各成员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与内容。企业集团由独立的法人企业组成,各公司审计委员会负责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其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内容都大致相同:

  ①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评审,一方面可以确定其他审计项目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另一方面可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从而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②对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经济责任等传统项目的审计。以经济效益审计为中心,对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合规性进行审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