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红楼梦》的叙事特点(第4页)

81 次下载 8 页 1305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贾惜春,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

  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一,贾蓉之妻。

  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贾巧姐,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

  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巧姐从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王熙凤死后,舅舅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帮忙,把她乔装打扮带出大观园。后嫁给一个姓周的地主。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母的侄孙女。

  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身。

  《红楼梦》赏析

  《红楼梦》是一部非常深奥的书,没有“三国学”,没有“水浒学”,没有“唐诗学”,但是有“红学”,可见《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旧的红学以曹雪芹的《石头记》和程高续书为研究对象,主要有三个派别:索隐派、考证派和小说派,当然还有其它一些派别。许多派别为破解《红楼梦》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并没有成功。

  考证派的实质是索隐

  从表面看,索隐和考证是不同的。索隐是牵强附会、东拉西扯,考证是实证推理、多方求证。索隐重在附会,考证重在证据。一个是意会,一个是立言,有根本区别。但从本质上看,考证派也在探寻“真事隐”,二者其实是一回事。

  考证派的代表人物一般认为主要有胡适、俞平伯。他们主要通过历史资料考察来研究《红楼梦》,例如《红楼梦》这本书写得很好,但原来不能确定作者是谁,胡适经过考证,确定这本书的作者是曹雪芹,胡适的观点现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1921年,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出版。胡适认为,蔡元培的索隐派是“猜笨谜”,他努力寻找《红楼梦》中隐藏的“真事”,认为《红楼梦》是“自传小说”,其中的贾宝玉就代表着作者,贾家就是曹家。他把《红楼梦》的研究引向历史领域,对曹家的家史进行了历史考证。胡适用曹家论证贾家,又用贾家说明曹家。

  考证派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包含着致命的弱点,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弱点日益突出。史料是考证的生命,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考证派完全受材料左右和限制,而新史料的发现有很大的偶然性,这使考证工作面临着僧多粥少,时常无米下锅的困境。一旦新材料不复出现,考证势必陷入停顿。有些从事考证工作的学者往往耐不住冷清,渴望着新材料的突然降临,一旦摸到些蛛丝马迹便萌生“很可能是真的”的心理定向,于是以假当真的事时常发生。一些古董商故弄玄虚、以假乱真,把伪材料趁机塞给他们,造成了红学研究的一场场闹剧,败坏了考证的名誉。另外,考证的内容往往碎细繁琐,研究者的学术目光狭小,见木不见林,这样势必难以发挥已有史料的效率,造成宝贵史料的无形浪费。

  因此,有的人对考证派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考证派本未倒置,是“小学”,是将《石头记》庸俗化。

  不过,应该说考证派很厉害,他们有些方法也是非常科学的。虽然胡适有些结论被质疑,并陷入了“曹贾互证”的怪圈,但是考证派做出了不少有意义的工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