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

1 次下载 页 319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

  科研论文是根据有价值的生产实践或科研课题写作的,具有原创性和独到性的论文。小编与读者分享关于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

  一、中小学教师教科研论文写作的误区

  1. 选题问题。一是理论性过强,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如《中小学教学模式保障机制建设与研究》《论中小学课改的有效体系》等选题,这样的选题可以作为教育科研机构或学者的科研项目,但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是难以驾驭的,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二是题目过大。涵盖的范围过于宽泛,往往包含了好几个问题,导致论题不集中,泛泛而谈;三是题目太窄。只讨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细节问题,就事论事,价值不大;四是题目的表述不清楚。如《沐浴课改春风 引领校企合作》《我的课堂,谁做主》等口号式的题目及意义含糊的题目。

  2. 内容问题。一是罗列套用,随意组合。盲目套用所谓新理论、时髦术语,但事实上对理论并不了解,随意编进几个案例,所列举的案例或模式在内涵、原则、模式、程序等方面存在交叉、重复、难以兼容的瑕疵;二是就事说事。纯粹是自己教育经验的总结,没有寻找现象背后的规律和行为背后的理念支撑;三是空泛不实。数据或是全国的、全省的或是外地区的,很少从本区域、本校的实际出发。四是文不对题。内容与题目之间处于一种游离状态,不能够围绕主题、突出主题、支撑主题。五是结构混乱,缺乏逻辑关联。

  3. 方式问题。一是使用方法单一,大多数只会采用经验总结法;二是对调查法重视不够;三是实验法滥用,不了解实验法的科学涵义和特殊要求,随便在研究中冠以“实验”“模式”等用词;四是定性定量失衡,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统计与测量方法利用少,主观意向评价过多。

  4. 规范问题。一是格式有误。不少论文或缺少摘要、关键词、注释或参考资料等,或作者对关键词、注释等的数量、用法都不甚清楚;二是引用不当。有些文章成句、成段引用他人论文,却没有标注参考文献。这其实是一种抄袭。

  二、对中小学教师教科研论文写作的建议

  1. 树立写作的“积累”意识。从研究发展层面来看,一篇好的论文就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积累和动力源。

  一是写作要有一种毅力。中小学教育现象的复杂性、教育规律的隐蔽性决定了教科研写作是一项见效慢的长期劳动。教师要积极获取、积累教育事实:在参观、访问、活动中观察;在文献资料的`分析中提取;在各种教改对话中获取;在实践中去体验;在反思批判中寻求更多的灵感。这些积累,具有随机、自然、非结构性和非功利性等特征,它是一种在教育实践中的“自然进入”与“寂寞体验”,也是一种在教与研中愉悦生活内在的追求。

  二是写作是一种责任。面对教育教学“困惑因何而起,问题因何而生,方法因何而来,快乐因何而来,智慧因何而成”问题,教师通过写作,用生命感悟。无论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过程多么艰苦、复杂和繁重,都要始终坚持在尊重学生、平等待学生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师写作的责任体现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累积。

  三是写作是一种情怀。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成长与论文的撰写,不仅仅是过程的辛苦,更多是成功的喜悦和思考的乐趣。写是教师生活中一种“自叙”;写是教师成长中一种“自研”;写是教师合作中一种“自感”——“像工作一样必需”“像叙事一样自然”“像随笔一样自由”。也许与职称无关,与经济无关,与名声无关,而是教师自己教育价值的一种体现,是自身能量的一种释放。

  2. 树立写作的“过程”意识。从研究表达层面来看,一篇好的论文就是一项将写作渗透于教育教学实践情景中的行动研究。

  一是写得“微小”。论文选题要着眼于中小学“教学小现象”,从学校小事、教学小现象、教育小管理入手,从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中发掘小论题、从课程改革与学科建设遇到的新情况中去发掘小论题、从教育实践活动的观察中去发现小论题、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中去发掘小论题、从对教育现象调查中形成小论题、从各种教育文献资料中发掘小论题,提出假设,反驳假设,产生新的问题,并不断修正已有的论题解释,形成新的见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