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论文(通用6篇)(第8页)
127 次下载 12 页 19684 字【 字体:大 中 小 】
3.2高校应该加强网络建设:为顺应网络信息时代的教育需求,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独立的网站,能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引导。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校园网站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信息平台陈旧、信息更新周期长、信息趣味性和教育性都相对较差,无法吸引学生的浏览兴趣,教育功效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4]。因此,高校要想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就应该加强网站建设,对网络平台进行改革和创新,并设置学生信息反馈专栏,汲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网站的建设能够满足学生的信息获取需求,发挥校园网站的教育引导功用,为思想教育的有效开展创作外部条件。
3.3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健康上网的教育:学校可以结合办学进度,定期举办适当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康上网培训,指导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利弊,并教育学生正确搜索和运用网络信息,拓展自身知识面,发挥网络信息优势,对学生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避免学生沉溺于网络生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利用网络,合理利用网络舆论信息强化自身思想政治学习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网络舆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应该正确看待网络舆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正负面影响,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应对负面影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1]徐椿梁,包迎华.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延伸[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4,36(6):24-26.
[2]朱鹏.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J].才智,2015(21):218-218.
探索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论文 篇5
一、网络是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的全新窗口,增加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信息的获取突破了传统的限制,知识获取的途径极大简化,学习者的主体性得以彰显,自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都获得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些价值和伦理精神丰富了人们的道德生活,提升了人们的人文境界。
1.网络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道德的进步
科学技术是道德进步的巨大杠杆,道德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保证。网络的发展引起了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己经从最初的科技运动演变成为一场内涵极其丰富的文化运动。德国技术哲学家拉普曾经指出“:实际上,技术是复杂的现象,它既是自然力的利用,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网络使大学生可以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仅大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空距离,使得大学生可以实时得到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并且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图像传输技术的发展,网络可以提供或虚拟社会生活的情境,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量并使教育效能不断得到提高。
2.网络信息的发展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和不断改革,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软环境支持。网络信息传播具有瞬时性、交互性、隐蔽性和可存贮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手段被大大拓宽,从而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带来新的机遇。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网络信息的瞬时性特点,使得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变得十分快捷、准确,并能够实时开展交流和沟通。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特点,使教育效果大大提升,教育者可以同时和多名大学生快速互动,一名大学生也可以同时和多位教育者保持沟通,互动的频率可以提高。网络信息所具有的隐蔽性特点,可以缩短大学生和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所提供的虚拟环境方便人际交流,减少心理防卫。借助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进行原生心态的交流变得十分方便,甚至可以在虚拟空间上进行“毫无顾忌”的交流。教育者可以摸清他们的真实思想,有效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引导。网络信息的可存贮性、可下载性特点,延长了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思想互动交流的时间,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教育和思想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