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探索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论文(通用6篇)(第6页)

127 次下载 12 页 19684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高校思想政治课网络化的优化对策

  (一)改变观念,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由于网络具有平等性、趣味性、资源的丰富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对其加以关注,但是也正因为网络的开放性,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加大,这是因为网上的不良信息严重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因此,在这种新的情况下,我们应改变观念,紧紧围绕学生,不断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使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最重要的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4],通过网上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网络化的重要性,增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硬件上,多配备计算机,增加机房数量,高度重视校园网的建设和完善,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校园上网条件。

  (二)丰富网络教育载体,发掘网络教育功能

  一般高校只是单纯地利用教室多媒体技术,形式较为单一,在网络形式快速多样化的趋势下,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特点,不断丰富与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5]。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是教育的主要阵地,应重点完善网站内容,在红色网站建设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将教材的知识性、思想性融入到网络的趣味性之中,吸引大学生更多的注意力,使其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同时,利用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载体发挥教育的功能,例如电子邮件、论坛、微博等,这些常见的载体是大学生每天浏览的主要网站,师生加强相互交流,讨论时事政治,引导学生发表正确的思想见解,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此外,针对特殊学生的具体问题,单独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达到利用新媒体个别化指导和帮助学生的目的。

  (三)更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手段

  在内容上,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根据90后大学生的特点,引入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采用他们所喜欢的形式,将教育内容呈现出来,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创新、科学精神的教育。在教育手段上,高校不仅要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加以保留,更应该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载体的多样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例如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网站、论坛、QQ群等,开辟多种教育途径,鼓励与引导学生多浏览、多发言、多讨论,通过自主参与、自由讨论等方式,改变以往的宣传教育手段,实现网上网下教育协同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得以进一步增强。

  (四)培养兼具专业素质与网络技术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网络化进程中,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培养能够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要想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和网络技能熟练的教师队伍,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为了满足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教师队伍在年龄和知识结构上要具有合理性,在选拔上,要多引进一些政治素养高、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水平高的复合型教师,同时要有一定的人员编制作为坚实的基础,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强化培训工作,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6]。高校只有建立健全制度保证,对相关师资实现信息技术培训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更好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并深入人们生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愈发明显。我们只有熟练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能使网络传媒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服务,切实地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梁永郭 耿微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探索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论文 篇4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互联网络对相关事件进行评价,网络舆论也随之兴起,对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大众的思想导向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学生作为网络舆论的重要支撑者和对象,网络舆论的兴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产生着相应的影响。本文从网络舆论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负面影响入手,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