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精选】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第7页)

本文共计322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对学生传授新颖丰富的物理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准确、灵活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一是应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与课下表现。比如,虽然有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爱搞小动作,但是这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往往都比较强;尤其是在学习电路部分的物理知识时,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学生多加留心,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多给予一些分数,进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信心。二是要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导向。比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身所在小区的居民用电情况进行相关调查,并做出相应的统计表。

  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强调重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通过讲解实际生活现象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全面激发,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物理知识与生活经验,从而提高物理素养与综合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6

  一、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材中很多要求掌握的概念、定律等都是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推理出来的,客观真实性较强,如欧姆定律、光的反射等等。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对其中的内容一时还不能够达到理解的程度,而实验的操作则可以弥补这一缺憾。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明白定律的正确性,可以对定律加深理解和认识,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在此过程中最容易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因为科学实验容不得半点疏忽和差错。有的教师说初中物理的教学实际就是实验的教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师一定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为学生做实验创造便利,搞好演示实验的教学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好分组实验,千万不可拿实验内容当做教材去讲解,否则事倍功半。教师给学生做演示实验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展示相应的物理现象,确保演示实验准确无误,以便让学生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就要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来对待教学,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例如,分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实验数据来推导公式、定义的正确性,如果学生得出的数据与结果不相符,一定要帮助学生寻找出错的原因或者与学生一起重新做实验,一步一步推理,直至得出与结果相符合的数据为止。教师一定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实验操作,这样才会影响学生,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识和操作实验仪器的能力

  学生要准确无误地完成实验的操作,离不开对实验仪器的认识和操作,这是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测量工具的使用,无论在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会用到,所以对测量工具的使用一定要正确地掌握。例如刻度尺的使用、天平的认识及操作等等,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这些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一定要让学生弄清楚他们的最小刻度、它们的测量范围及调试方法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上述操作。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熟练认识和操作,不仅可以缩短学生的实验时间,还可以规范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有的演示实验仅仅是教师的演示示范课,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不能够参与到实验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尽力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去。例如滑动摩擦力的教学,在讲到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可设计以下几种猜想:物体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大小等,然后再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合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进行试验操作。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实验,一起记录,然后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推理,进而得出实验的结论。这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事物发展的可能性,然后经过自己参与的`实验操作来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学生自己动手参与,自己实验,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在实验操作中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进而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演示实验转换成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中来。课外实验作为课堂实验教学的补充,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可起到促进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了天平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制作天平来测量物体的重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对于物理的学习也就更有信心了。教师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既可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