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管理论文(精品)(第14页)
164 次下载 18 页 31834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参考文献
[1]段景田,王厚本,刘焕贵,等.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农场经济管理,20xx(s1):22-24.
[2]付晓奇,彭瑜.浅论供电企业劳动合同创新管理[J].江西电力,20xx,40(05):21-22.
[3]李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经济管理:文摘版,20xx(7):00238-00238.
劳动关系管理论文9
摘 要:简要叙述了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特征,阐述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特征和构成维度,指出了和谐劳动关系是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键因素。
关键词:国有企业 劳动关系 管理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百姓能否安居乐业,经济社否繁荣。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xx年1月1日实施的新的《劳动合同法》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法律基石。和谐劳动关系需要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努力。企业需要强化依法用工意识,提高劳动合同管理水平,建立工资合理增长等制度,在企业内部做好预防、调处、救济等工作,实现自我规范、自我调整。劳动者需要增强综合素质,提高依法理性维权的能力和水平。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一项长期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资互赢的良好局面。实践证明,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只有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尊重和实现劳动者的权益,使企业与劳动者形成一种合作共赢的合作共同体,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劳动关系不和谐必将影响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长期战略发展。怎样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劳动关系运作机制,是包括企业在内的劳动关系各主体所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1 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特征国有企业的改革及其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带来了劳动关系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总的来说是向着规范化、市场化、契约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劳动关系运行机制也发生着市场化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为:劳动关系归属企业化、劳动关系运行市场化和劳动关系规范契约化。
当前,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指国有企业改革所引发的劳动关系变化后,劳动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状况及其征象和标志。本文主要是从劳动关系各种要素的现实表现来探讨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将其归纳为四方面:
(1)政府仍然以国有资产代表者身份对劳动关系施加影响。尽管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取代了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位置,实际上政府在劳动关系中仍居主导地位,除了它扮演的监督者角色外,它更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继续对劳动关系施加影响。
(2)在国企内部雇佣双方的身份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在国有企业内部,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雇佣主体与受雇佣主体,换言之,员工和经营者之间在身份方面没有明确界定,两者之间的身份也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3)国有企业劳资关系在改革与修复的过程中调整。国有企业内部出现了双方目标和需求的整合,改革政策使国有企业原有的一体化利益结构分化,而修复措施将这种分化的结构重新整合,经营者不得不借助于政府的修复措施,在企业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继续为工人提供职业保障和福利保障。
(4)国有企业的工会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职能。国有企业的基层工会有自己特殊的地位和职能。对于经营者而言,工会是其属下的一个部门;对工人而言,工会是他们社会网络中的一个组织。
2 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感受,包含了深邃的内心活动;“谐”者,相合也,有协调顺和之意,指各组成部分配合得当。
加上“和谐”二字的企业劳动关系,同冲突型、一致型劳动关系一样,是企业劳动关系的一种类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质就是指企业劳动关系处于一种和谐状态,这种和谐状态要求企业劳动关系的主体能够和睦相处、彼此配合,共同发展,企业劳动关系系统能够稳定、平衡、健康的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