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精品】管理会计论文15篇(第7页)

87 次下载 22 页 3700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参考文献

  [1]周金华.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xx,(2):137-140.

  [2]王娴,刘辉.BS与CS体系结构的应用研究.信息技术,20xx,(6):53-54.

  [3]赵海红.数据库技术浅析.辽宁师专学报,20xx,8(2):26-27.

  [4]薛宗峰.浅析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实用医技杂志,20xx,13(16):27-28.

管理会计论文5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难以满足改革的要求,并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

  一、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1.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由于高校后勤实体具有企业和教育服务双重属性,应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为广大师生服务,也要求财务管理目标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社会化改革要求后勤实体建立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学校服务实体,目的是让高校后勤实体成为市场的主体,财务管理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目前,高校后勤实体与学校之间存在的隶属关系,被赋予了太多的行政性任务,导致后勤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高校后勤实体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在开拓市场、开辟财源等方面缺乏积极进取精神,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2.财务管理客体广泛而又复杂

  由于高校后勤涉及的对象范围广泛而又复杂,既有水电、通讯、校园绿化卫生、餐饮、市场、摊点、商铺,又有日常的房屋修缮、机动车船维持、学生公寓管理、外教及留学生后勤管理、幼儿园管理等。各种管理对象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具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完全依靠学校拨款维持;有的虽然略有经营或服务收入,但仍由学校安排经费维持;

  而有的则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但是,现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导致财务管理难以全面覆盖。同时,目前大部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仍然只重视现金管理,轻视财产管理,使财务管理的触角不能全面延伸到财产的经营、保管、处置的全过程,从而导致财产经营不善、保管不好、处置不当。

  3.后勤实体的成本核算不健全

  由于高校后勤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受原事业体制的影响,不注重成本管理,成本意识淡薄,缺乏成本约束机制,在整个经营过程中难以健全成本管理机制,完善成本监督体系,最终导致单位产品及服务成本不真实,管理效益低下,经济资源不能合理配置。

  同时,由于高校经营实体的行业特征,目前尚无统一的行业财务管理办法,最终形成的核算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未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计提员工福利费、会费、教育费、坏帐准备等,原有的学校投入经营性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这种不完全成本核算方法核算出来的成本,不具有社会可比性,更不符合“合理避税”这一原则。

  4.资金控制不到位

  资金的筹措、投放以及利益的分配还停留在财务会计核算的初级阶段,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运作。高校后勤在资金的运用管理方面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导致管理措施不得力,制度落实不到位,存在资金投向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甚至出现重复性投资而造成滥用资金等现象。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改进的策略高校后勤集团要走企业化运作的道路,就必须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这是高校后勤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1.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目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暴露的问题根源在于不清晰的产权关系。高校后勤实体是从学校分离出来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引进市场机制为学校广大师生提高优质的后勤保障服务。因此,必须明晰高校与后勤实体之间的产权关系,将资本保全原则贯穿到理财全过程之中,让经济效益观念深入后勤财务管理各个方面。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应该确定为服务最优化和耗费最小化,在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使各种资源的耗费尽量达到最小。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分部目标和具体目标应该根据各个业务分部和具体业务来加以确定,在服务最优化和耗费最小化这个总体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细化、具体化。

  2.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是在保证资产安全、信息真实等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而且有利于明确集团与分公司各自的责权利,实现集团整体战略目标。在高校后勤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也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部控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