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荐)教育论文(第14页)

31 次下载 22 页 3906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不足

  现在,学生伤害事故层出不穷。尤其是近些年,随着舆论媒体的.公开报道,与学生安全相关的案例不断浮现。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大学生财产遭受损失,被人诈骗或盗窃钱财。还有一部分则表现在人身安全受到伤害,被打、被杀等案件屡有发生。这仅是针对大学生作为受害人而言。我们还发现,大学生参与侵害他人人身和财产的案例也频频出现。这些现象的发生,说明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体缺失

  大学生基本是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脱离了父母的监护,父母很多时候对于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总感觉鞭长莫及。因而父母对于高校过分依赖,不能正视家庭在孩子安全教育中应起的作用,把教育责任全部推给高校。高校则忙于教学和科研任务,对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体不够明确。高校保卫部门和学工部门并未完全明确如何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及其在其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处于何种地位等。因而,部门间容易产生互相推诿等矛盾。

  2、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模式单一

  现在一些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模式较为单一,仅仅是通过班会等形式将一些涉及学生安全方面的案例进行公布,不能继续深化。高校保卫部门在大学生安全方面预防不到位,经常疲于应付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难以做到未雨绸缪。

  3、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模糊

  安全教育要教什么,要让学生掌握什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新近出现的部分问题,高校本身在处理上已显露出缺陷,因而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上还模糊不清,不能向大学生系统的开展安全教育。

  三、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安全教育事关国家、校园、家庭和个人,我们应当努力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明确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体,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开展系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

  1、明确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体

  大学生作为安全教育的对象,由于其特殊性,所以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大学生在校期间,安全教育的主体应当是高校,并由其保卫部门负责牵头。大学生在校期间脱离了父母的视野,高校有责任做好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有义务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保卫部门作为高校安全稳定、各类校园案件处理部门,其部门职责要求其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起到牵头负责作用。当然,学工部门由于负责学生思想教育等工作,班主任、辅导员具体承担着学生教育和引导工作,因而当然有责任参与到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去。因而,高校学工部门、各教学分院及相关教师、管理者应当积极在保卫部门协调下,开展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2、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

  针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单一,部门疲于应付等现状,高校应当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参与大学生安全教育,鼓励大学生主动接受安全教育。我们过去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单一,主要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今后,我们应当在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尝试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高校可以鼓励教师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增长大学生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高校要针对全体学生组织各种层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活动。活动可以以晚会、游戏、宣讲、视频等各种形式定期展开,确保大学生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3、及时更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安全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因为随着各类新事物的出现,一些新的危害学生安全的案例也不断发生,学生面对这些事情毫无处理经验,权益容易受到损害。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来说,我们要重点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法制教育,让大学生做一名守法公民,减少大学生因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犯罪事件发生。对于财产安全,我们要将各类骗术、财产失窃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并向大学生宣讲预防技巧。我们还要重点讲解传销等违法行为的危害及其特点,防止学生误入传销组织。对于新出现的涉及大学生安全方面的案例,我们都应当及时总结后告知大学生,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