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荐)教育论文(第22页)

31 次下载 22 页 3906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1.3得过且过、满不在乎型 这类病人平时身体健康,症状较轻微,不影响生活娱乐。认为医护人员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辞。对服药控制疾病发展没有充分认识。对此类病人要讲解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对健康的危害,引起病人对疾病的足够重视,使他们充分理解“心泵”(心脏)的重要意义,通过上述教育对策,可使病人迅速改变观念,主动接受治疗。

  2.1.4悲观、绝望型这类病人一旦发现自己得了这种终身性疾病,或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了自己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就认为自己的一生没指望了,整天郁郁寡欢,对治疗和预防均不积极。此时,要提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向他们讲明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先进手段,并介绍治愈病例,鼓励他们相互交流感受,请治愈者现身说教,使他们对治疗充满信心。动员家属亲友共同做好思想工作,但要事先和他们进行很好的交流,共同定好思想工作的主方向,以免适得其反。

  2.2使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个体化、多样化

  2.2.1采取书面形式比如赠送《健康教育处方》,给患者赠送一本《冠心病健康教育处方》,通过阅读,患者可了解冠心病的自我调护知识等。

  2.2.2组织专题讲座组织冠心病的专题知识讲座,讲解冠心病的治疗、转归、注意事项及意识、自我防护等。

  2.2.3个别指导针对病人知识层次、掌握疾病知识及信息程度不同,对病人进行一一指导。准确回答并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有效正确的指导。个别指导是所有教育方法中最有针对性、最受病人欢迎的方式。

  2.2.4建立冠心病健康教育专栏积极宣传冠心病的保健知识,强化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理解健康意义。

  2.3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2.3.1就诊前健康教育病人分诊后,只要不是抢救病人,健康教育就可以进行,认真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使病人相信医生会全心全意治疗他的病,使他们在候诊期间一方面接受卫生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可减少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烦躁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动配合医生诊治。

  2.3.2住院期间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仅局限在正式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还要利用一切日常护理活动做非正式教育,如执行各项操作时边实施边讲解,在陪病人做检查的途中、在晨间护理中、在护理查房等时间,适时将有关知识教给病人,将健康教育延续到病人生命的全过程。

  2.3.3出院后健康教育出院给出详细的书面指导,出院后定期电话指导,必要时家访。可于出院后1、3、6个月,以后可每6个月1次,这样不仅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增加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龙去脉,王贵芝,高鹤南.护士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xx,36(7):515-516.

  [2]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xx.1.

  [3]胡苹,张德荣.冠心病护理中的健康教育[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xx,13(1):62.

  [4]田芳,张静.医院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建立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xx,21(2):146-14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