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论文15篇(精)(第12页)
本文共计4087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顶岗中期问题:管不好顶岗中期,顶岗生已经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管理方法,能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但有时还是表现出力不从心,大都处于“管不好”的层面。其主要特征为:师生关系处理不当、教学与管理的平衡能力欠佳、班级管理中唱“独角戏“。师生关系处理不当。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稳定的人际联系,包括双方所处地位和作用,以及双方所对待的态度[2](P285-286)。师生关系一般有两种类型:亲密型和矛盾型。顶岗生与学生的年龄相仿,共同语言较多。所以,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多属亲密型。亲密型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创造一种平等的氛围,容易实施各项班级制度,促进学生学习及身心发展,而且还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为伴,相互促进,实现学生自我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最终达到“双赢”[3](P105)。但是,有些顶岗生与学生关系过度亲密,不惜一切代价与学生统一战线,甚至允许其出现一些不当行为,比如:允许学生带手机上学并为其充电,允许学生私自外出等。这些行为不仅触犯校规校纪,而且不利于班级秩序的建立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有一小部分顶岗生怕自己管不好,对班级管理工作有抵触心理,易形成“矛盾型”的师生关系。他们很少深入学生内部,参与学生自主组织的活动较少,害怕与学生关系融洽后会失去威信,严以待之,造成学生对其抵触,严重者则会发生师生冲突,不仅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还会影响教学效果。可见,在此时期师生关系问题是顶岗生班级管理的主要瓶颈。教学与管理平衡能力欠佳。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学、班级管理。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班级管理则是教师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4](P8-10)。初任班主任的顶岗生怀揣一腔热血,想尽全力了解每一个学生,然而,往往由于经验不足导致事倍功半,在班级管理上浪费大量的时间,消耗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成绩下降等不良后果。还有部分顶岗生为提高教学能力,很少参与班级管理工作,脱离学生群体,以至难于维系课堂秩序,出现“备好课”而“上不好课”的情形。可见,难于平衡教学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是绝大多数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和症结。班级管理中唱“独角戏”。顶岗中期,由于顶岗生不能妥善处理与任课教师的关系,使得其在班级管理中唱“独角戏”,陷入累、乱、无序、无效的困境。一方面,顶岗生在此时期已经基本具有独立处理班级事务的能力,容易骄傲自满。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考虑任课教师的感受,一味地采取自以为正确的措施,不易与任课教师形成管理合力,不仅管理起来吃力,而且效果不佳。另一方面,顶岗生为了尽快实现自己的教育目的,或证明自己的教学管理能力,利用个人魅力和才华使得学生喜欢其所授学科,对于其他科目毫不关心,不能统筹兼顾,甚至有意无意地排斥任课教师,促进学生情感的负面偏移,最终造成无效管理,事倍而功半。一般情况下,班级管理能力较强的顶岗生易出现此类问题。分析以上因素,顶岗生处于“管不好”层面的主要原因是:班级管理相关指导较少,且无法较好结合实际。河北师大特聘名师、指导教师、驻县教师大多是课堂教学方面的专家,当顶岗生提出班级管理相关问题时,由于专业限制、不了解当地实习学校及其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指导教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以至于出现无效指导,甚至指导与实际相悖的尴尬局面。而顶岗生又非常需要班级管理方面的指导,此时,顶岗生只能自己摸索,极有可能走弯路,从而导致想管却管不好的尴尬局面。
(三)顶岗末期问题:不想管顶岗末期,由于实习任务过多等因素的影响,顶岗生易出现“不想管”的心理,主要表现为:被动管、无暇管。被动管。顶岗末期,顶岗实习支教工作接近尾声,部分顶岗生自认为在最终的`评价中得不到优秀而不再努力工作,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表现出消极被动,失去了初任班主任时的热情或激情衰退,对待班内的错误行为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求实习工作顺利结束。其次,由于顶岗生缺少对下学期工作的期待,觉得此班级下一学期的成绩优劣与自己无关,加之半年的顶岗实习支教工作非常劳累,易使顶岗生过早出现职业倦怠倾向,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阻碍专业发展,还会危害学生身心发展,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严重者则会影响实习学校教育的连续性。无暇管。顶岗生若想获得优秀评价,就必须出色完成最后的六项技能作业、录课等实习任务以及各种表格。所以,他们会做好涉及到最终评价的一切任务。这种情况下,顶岗生往往会缩短原本用于班级管理的时间来完成实习学校给予的教学任务以及实习作业,以争取得到较高的分数。这时,他们就会忙于最终实习评价而无暇管理班级,从而导致“无暇管”的不良现象,其教学质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出现以上表现的主要原因是:顶岗实习支教评价体系和顶岗生自我管理体系欠完善。目前,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的评价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但是,由于监督困难等因素,过程性评价中的大部分内容并没有体现其优势。终结性评价方式常常是通过最后的评比活动开展,区分出优劣便达到了目的,所以,检查、填表、录课、打分等便成了此种评价方式的主旋律,易导致顶岗生在顶岗末期搞突击来完成各种任务。与此同时,巡回指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基本结束,顶岗实习支教指导中心对顶岗生的评价也已基本完成,顶岗生就会有无人关注的感觉,随之松懈下来。其次,顶岗生自我管理体系欠完善。顶岗实习小分队只有一名小组长,基本实行小组长全权负责制。小组长是驻县教师和实习学校的纽带和桥梁,工作比较繁重,有些同学还会认为只有小组长才能得到最终的优秀,不但会引起组内其他人的误解和逆反,还容易导致“小组长拼命干,组员旁边看”的情形,不利于调动所有顶岗生的积极性和小组的团结。而且,各成员都是各管各班,在工作中无法互帮互助,不利于班级管理质量提升与团队团结。以上两种因素叠加便导致了顶岗生“不想管”的问题。


如何合理安排技校学生的一堂课的教育理论论文
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探讨论文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网站推广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精选12篇)
浅谈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浅谈成人教育的作用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问题
电力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MPA论文范文
分析国际市场下的国际运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策略
服务预售及其实施策略探究
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秘书的说话艺术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莱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符号文学论文
浅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语文教学论文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改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