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内部审计论文(实用)(第20页)

本文共计5199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一、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现状

  (一)科研事业单位须内部审计规范体系有待完善

  科研事业单位规章制度不规范,缺少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指导工作。出现以上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1)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主要依据是国家审计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准则,但没有制定详细系统的具体审计和实施细则,在制度建设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欠缺,导致科研事业单位内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参照性的.规章制度,无章可循,同时,也让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发表的审计建议和意见缺少法律的强制性,势必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发挥不了内部审计的真正作用。(2)有些科研事业单位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没有建立单位的内审制度和计划,导致有些单位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处于不系统,无人监管的工作状态,没有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效果,隐藏了一定的审计风险。

  (二)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有待提高

  科研事业单位应设置有独立审查职能的内部审计机构,其工作职责是对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相应的检查、取证、分析和评价,确认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在检查经济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内部审计机构对其要给出相应的分析、评价,所以,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必要的。现阶段,已有部分科研事业单位设置了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但仍存在部分科研事业单位虽然也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其工作人员是同财务机构同一批人员,或者有相应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但内部审计机构却构置于其他部门之下,缺少独立职权功能,或者只设置了兼职的内部审计从事相关内部审计工作。如没有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在执行工作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受到不同方面的制约和阻碍,内部审计机构要做好对系统全面审计监督单位内部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和各项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规章制度,具有独立性是保证其行使职责的前提。

  (三)科研事业单位须内部审计电算化有待加强

  随着现代会计信息化不断发展,电算化审计成为了必然趋势。电算化审计是指以计算机为辅助手段,对电算化会计方式下会计电子信息资料等进行的,在审计过程中,电算化审计减少了审计工作量,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而且采用计算机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存储,使得原手工会计处理系统中的部分财务职责分离牵制的功能失效,处理会计电子数据的新要求、新特点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分析判断财务审计专业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而内部审计人员绝大多数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员,要让内审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完成实质性审计程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

  (一)评价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评估审计单位领导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和科研绩效,分析评价下拨的科研经费具体使用情况,让科研经费能用到实处,促使多出科研成果。做好内部审计机构的风险评估,做出合理有效的风险评估结果,可以有效提高单位资金回报率和利用率,及时做好恰当防范措施,相应地降低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风险。现阶段,内部审计随着会计电算化地不断深化在科研事业单位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更需要执行真实客观评价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做出审计。

  (二)监督作用

  科研事业单位虽然不是营利性企业,但同样需要监督其财务经济收支、科研立项经费使用,需要内部审计机构为科研事业单位提供服务保障。做好财务收支日常审计,加强对单位业务管理,有利于规范账务处理,促使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合法合规,做好科研立项经费审计,保证资金用到实处,用到科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好单位的内部审计,有利于构建单位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地制度规范科研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

  (三)防范作用

  有些科研事业单位存在科研经费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科研立项经费存在浪费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有直接关系,内部审计能够如实客观反映,以便及时引起有关的重视,让有限的科研经费真实地用到刀刃上,发挥它应用的作用,促进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杜绝使用科研立项经费存在浪费,所以,开展有效全面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必须的。深人开展合理有效的内部审计,才能为有效使用科研经费提供服务保障,为单位的有效发展保驾护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