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3320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采取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方式

  多样化教学方式的使用不仅有助于展现教学内容,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生物教师应积极开展多媒体情境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再现生活中难以被发现的生物场景,将抽象的生物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片、视频,增强生物知识的直观性,提高生物知识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生物教师应积极实施形象情境教学,根据生物现象的具体形象创设情境,加强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与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教学的立体性。如在讲到大猩猩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搜集大猩猩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凭借资料,再加上自己的想象,亲自动手将课堂简单布置成大猩猩所生活的森林场景,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大猩猩这一物种的认识,提升生物情境课堂教学效果。

  (三)注重对情境教学的设计

  真实性较强的情境教学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给予学生直观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深入了解真实事物,加深对生物知识的认知。教师应在生物课堂上设置趣味故事、趣味游戏等情境,增强生物课堂的吸引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驱动下,虽然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受传统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我们只有在积极响应并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强调的理念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生物情境教学,通过对其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不断探究其解决之道,为我国初中生物情境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田红云.体验式教学的认识论基础及应用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xx,14(6):80-82.

  [2]徐先荣,付迎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78-79.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第3页)3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在教学理念上,对于传统教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组织和引导者的角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加强互动交流,充分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中,当学生犯错误时,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去聆听他们的内心,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优点,教师应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老师一句表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有可能激发学生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在学习中要因材施教,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中学生心智还不完全成熟,可塑性较强,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激发自身的学习潜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理论联系实际,将生物与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

  一方面,生物课堂教学中,要以生活为导向,以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生物现象为依据,让学生感觉到生物就在我们身边,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形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然后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容易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这种心理会激发他们对生物知识的渴求,更加热情地去学习,进而促进整个生物教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把生物学科与自身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如在体育比赛,特别是长跑中,可以运用生物知识,合理地调节步伐和呼吸频率,把握跑步节奏,帮助自己取得优异成绩;还可以根据所学营养知识为家庭成员制定一个适合的食谱,合理搭配膳食。通过让学生认识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来提高学习兴趣。

  三加强教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同时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实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与生物实验,可以加深对重要结论的理解,同时也能记忆深刻。生物实验的进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较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实验时,要让每一个学生了解整个实验的过程,边讲解专业的生物知识边进行实验操作,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生物知识和实验的操作流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从具体的事物和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并且这种兴趣一般能够发展成为对整类事物和经验的兴趣。”这更加说明了进行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