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与歌唱状态(第3页)

27 次下载 7 页 11906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灵活

  灵,是指灵活、灵巧。美妙的声音一定是灵巧的,润泽而灵巧的声音一定是甜美的,让人一听就喜爱。灵,就是有弹性的声音,而要做到声音灵活,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1、再整个发声系统中该用力的部位一定要用力;该放松的部位一定要放 松,否则声音不会灵活。 2、声音一定要在科学的气息支持下运行,气息始终托住声音,气息本身 就有弹性,用对了气,声音就会有弹性 3、唱时要始终有激情,激情会带动气息,会使声音灵活。就像你在看小 品,看到精彩处自会哈哈大笑,这笑声就很灵活并能感染他人。

  (四)透明

  透,是指透明即明亮的声音。美妙的声音如同一泓清泉,清澈透明。这种声音清晰度高,穿透力强,听起来悦耳,有助于歌曲吐字、情感的表达。 有的声音虽亮却尖锐刺耳,这是由于共鸣腔没充分打开而挤出来的声音;又未与中、低音区共鸣连通,在头腔共鸣中仅仅使用了额窦;还有气太浅的原因,这种“贼亮”的声音会让观众难受,一定要克服它。要充分打开各共鸣腔,放松紧逼的部分肌肉,用气不要太猛,气要吸得深,这样才能练出明亮、柔和而悦耳的声音来。

  (五)通畅

  通,是指声音要上下通畅。前面讲了“点”,有了点就有线,通,就是要将五个点连通起来,这五个“点”好比五座城市,要用一个现代化的交通网络联通起来,才能互相促进,发展更快。身体的各共鸣腔互相连通组成一个庞大的发生管,就会形成“顶天立地”的、宏亮而立体的声音。

  二、歌唱的呼吸:

  在歌唱发声中气息是至关重要的,人的声音是气息吹动闭合 的声带而法术来的,气息使声带发声的动力。学习声乐首先就要学习歌唱的呼吸,懂得了歌唱呼吸的原理,还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大量的练习,打好歌唱呼吸的基础。

  (一)吸气

  1、胸式吸气法又称锁骨吸气法。吸气浅,吸气时锁骨抬高,胸廓上踢,气息的越多,肩耸得越高,造成双肩,上胸,锁骨,喉肌一连串的紧张。气仅吸在肺上部狭小的地方,其容量小,肺下部有着大容量的部位不但未利用,反而随着胸廓上提而缩小。此法致使喉肌过分用力,发声器官极易疲劳。由于气往上吸使得上胸饱胀,阻碍胸腔共鸣的产生,不能很好的形成“声柱”而影响声音的畅通,从而形成“吊着嗓子唱”的效果。它还能造成声音挤卡和尖锐,实不可取。

  2、腹式吸气法又称“横膈膜吸气法”。此法吸得深直至肺叶底部,迫使横膈膜向腹 腔扩张,腰的周围膨胀起来。要求锁骨,双肩,喉咙完全放松,发声器官可以轻松自如的工作,吸气的容量大增。有的同学不能体会,可以平躺在长椅上,像平日睡觉一样放松,这时会感觉呼吸很自然,肩也不耸了,只有独自一起一伏的呼吸。 有人提出“胸腹联合呼吸法”,虽然法不同,其实相差不大。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群本来就包含着胸腔与腹腔肌肉在内,说它为“联合呼吸”并没错。但在观念上和感觉上略有差异,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胸式呼吸,提出“腹式呼吸法”有助人们把注意力放到下面去,这样气就深了。再则,所有用四肢在地上奔跑的哺乳动物都是用腹部呼吸,如:狗,它天天大声叫个不停,却从不喉咙嘶哑,且声音宏亮。这也足可说明腹式呼吸法的优越性。

  (二)呼气

  对于歌唱发声来说,呼气比吸气更难理解,更为复杂,比较难以运用。 在人体内有许多肌肉群是作用于吸气工作的,称它为“吸气肌肉群”;另外有许多肌肉群是用作呼气的,称之为“呼气肌肉群”。生活中当吸够了气,吸气肌群便停止工作,由呼气肌群接任,依次反复。这些动作是下意识的不需人为的控制,其目的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已达到维持生命的目的。 在歌唱发声中则完全不同,他需要较慢的呼气以适应歌唱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保持住气息使之慢慢呼出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 锁紧喉头挡气

  当吸气肌肉群吸足气后就停止工作,为了挡气,作为“海关”的喉 头将“大门”关起来,只开了一个“小门”让气慢慢放出来,以达到控制气息的目的。以这种方法来控制气息的结果会使喉肌高度紧张,歌唱时会青筋突起,唱得脸红脖子粗,声音呆滞,音色闷暗,高音唱不上去,字、音都不清晰。长此下去定将产生咽喉疾病甚至损坏声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