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毕业论文15篇(第6页)
137 次下载 27 页 47539 字【 字体:大 中 小 】
8.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9.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 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 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 3.4 施工方面 3.4.1 模板的安装及拆除 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程序、 施工工具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施工过程中产生的 荷载,以及上层机构施工时产生的荷载。
2.安装的模板须构造紧密、不漏浆、不渗水,不影响混凝土均匀性及强度 发展,并能保证构件形状正确规整。
3.安装模板时,为确保保护层厚度,应准确配置混凝土垫块和钢筋定位器 等。
4.模板的支撑立柱应置于坚实的地面上,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 8 定性,间距适度,防止支撑沉陷,引起模板变形。上下层模板的支撑立柱应对 准。
5.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顺序及相应的施工安全措施在制定施工技术方案时 应考虑周全。拆除模板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模板及支架应随拆 随清运,不得对楼层形成局部过大的施工荷载。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结 构可能尚未形成设计要求的受力体系,必要时应加设临时支撑。
6.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 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 3.1 的规定。
7.后浇带模板的支架及拆除易被忽视,由此常造成结构缺陷,应予以特别 注意,须严格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8.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 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 必须经过核算并加设临时支撑。 表 3.1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2 板 >2,≤8 >8 ≤8 >8 ― 达到设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50 ≥75 ≥100 ≥75 ≥100 ≥100 梁、拱、壳 悬臂构件 3.4.2 混凝土的制备 1.应优先采用预拌混凝土,其质量应符合《预拌混凝土》GB/T14902 的规定 进行外,对品质、种类相同的'混凝土,原则上要在同一预拌混凝土厂订货。如 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预拌混凝土厂订货时,应保证各预拌混凝土厂所用主要材 料及配合比相同,制备工艺条件基本相同。
2.施工者要事先制定好关于混凝土制备的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
3.4.3 混凝土的运输 1.运输混凝土时,应能保持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 9 象,运送容器应不漏浆,内壁关滑平整,具有防晒、防风、防雨雪、防寒设施, 并宜快速运输。运送频率,应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
2.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车内残余混凝土及积水排尽。当需在卸料前补掺外 加剂调整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时,外加剂掺入后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 拌时间应由实验确定。
3.运至浇捣地点混凝土的坍落应符合要求,当有离析时,应进行二次搅拌, 搅拌时间应由实验确定。严禁向运输到浇筑地点的混凝土中任意加水。
4.由搅拌、运输到浇筑入模当气温不高于 25℃时,持续时间不宜大于 90mi n,当气温高于 25℃时,持续时间不宜大于 60min。当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或采 用快硬水泥时,持续时间应由实验确定。
3.4.4 混凝土的浇筑 1. 为了获得匀质密实的混凝土,浇筑时要考虑结构的浇筑区域、构件类别、钢 筋配置状况以及混凝土拌和物的品质,选用适当机具与浇筑方法。
2. 浇筑之前要检查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及保护层厚度、预埋件等的部位、尺寸, 确认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浇筑。同时,还应检查对浇筑混凝土有无障碍, 必要时予以修正。
3. 制定施工方案时应考虑工程情况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各环节的施工能力应与 混凝土的一次浇筑量相适应,必要时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4. 对现场浇筑的混凝土要进行监控,运抵现场的混凝土坍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时,可采取经实验确认的可靠方法调整坍落度,严禁随意加水。在降雨雪时 不宜在露天浇筑混凝土。
5. 浇筑墙、柱等较高构件时,一次浇筑高度以混凝土不离析为准,一般每层不 超过 500m,捣平后再浇筑上层,浇筑时要注意振捣到位时混凝土充满端头角 落。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美术教育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论文
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措施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考察课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
浅谈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多元评议为写字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论文
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论文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探究论文
中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结合论文
图书馆与国民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论文
发表教育论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项目管理沟通的意义和方法
论文致谢的意义和作用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
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
教育论文的写作意义和要求
红海行动的教育意义作文(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