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建筑毕业论文15篇(第5页)

137 次下载 27 页 4753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野蛮装修,随意拆除承重墙或凿洞等,引起裂缝。

  3.周围环境影响,酸、碱、盐等对构筑物的侵蚀,引起裂缝。

  4.意外事件,火灾、轻度地震等引起构筑物的裂缝。

  5.使用中短期或长期超载。

  6.结构构件各区域温度、湿度差异过大。 5 第3章 3.1 设计方面 3.1.1 设计中的‘抗’与‘放’ 裂缝的控制措施 在建筑设计中应处理好构件中‘抗’与‘放’的关系。所谓‘抗’就是处 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有力措施, 而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 采取的措施。

  设计人员应灵活地运用‘抗一放’结合、或以‘抗’为主、或以‘放’为 主的设计原则。来选择结构方案和使用的材料。

  3.1.2 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应力集中 如因结构或造型方面原因等而不得以时,应充分考虑采用加强措施。

  3.1.3 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在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中,有相当部分都是由于混凝土收缩而造成的。要解 决由于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可在混凝土中掺用膨胀剂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实 践证明,效果是很好的。

  3.1.4 设计上要注意容易开裂部位 根据调查,各类结构的易裂部位如下:

  1.框架机构和剪力墙结构房屋中的现浇混凝土楼板易裂部位 (1)房屋平面体形有较大凹凸时,在凹凸交接处的楼板; (2) 两端阳角处及山墙处的楼板; (3) 房屋南面外墙设大面积玻璃窗时,与南向外墙相邻的楼板; (4) 房屋顶层的屋面层 (5) 与周梁、柱、墙等构件整浇且受约束较强的楼板; (6) 楼板中有预埋管线时,洞的四角处; (7) 楼板开距形洞时,洞的四角处; (8) 设有后浇带的楼板,沿后浇带两侧部位。 6 2.框架结构房屋中的框架梁在以下部位易出现裂缝 (1) 顶层纵向和横向框架梁的截面上部区域; (2) 长度较长的端部或中部纵向框架梁; (3) 横向框架梁截面中部。

  3.剪力墙结构房屋中在以往部位易出现裂缝 (1) 端山墙; (2) 开间内纵墙; (3) 顶层和底层墙体; (4) 长度较大(>10m)的墙。

  4.当冬季停工春季再继续施工时,地下室在以下部位易出现裂缝 (1) 地下室顶板; (2) 地下室的窗上墙和窗下墙。

  对以上易出现裂缝的部位,目前在设计中通常采用了“放” “抗”或“抗 、 放结合”的控制裂缝措施,工程经验表明在于材料、施工等部位密切配合的情 况下,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3.1.5 重视构造钢筋 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特别是于楼面、墙 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 3.2 材料选择 1.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 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

  2.选用级配优良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和外加剂目标已作为混凝土的 第五、六大组份,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 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

  4.正确掌握好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方法。对膨胀剂应充发考虑到不 同品种、不同掺量所起到的不同膨胀效果。应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膨胀剂的最 佳掺量。 7 3.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混凝土配合比除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的规定,根据 要求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及工作性等进行配合比设计外,其配制的 混凝土还应符合 4.3.2-4.3.10 的规定。

  2.干缩率。混凝土 90d 的干缩率易小于 0.06%。

  3.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基 础、梁、楼板、屋面用的混凝土坍落度易小于 120mm,柱、墙用的混凝土坍落度 宜小于 150mm;混凝土采用泵送时,高层建筑用的混凝土坍落度根据泵送高度宜 控制在 180mm 左右,多层及高层建筑底部的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 150mm。

  4.用水量。不宜大于 170kg/m3。

  5.水泥用量。普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宜为 270-450 千克每立方米,高强混 凝土不宜大于 550 千克每立方米。

  6.水胶比。应采用适当较小的水胶比。混凝土水胶比不已大于 0.60。

  7.砂率。在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应采用较小的砂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