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建筑毕业论文15篇(第7页)

本文共计475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6. 当楼板、梁、墙、柱一起浇筑时,先浇筑墙、柱,待混凝土沉实后,再浇筑 梁和楼板。当楼板与梁一起浇筑时,先浇筑梁,再浇筑楼板。

  7. 浇筑时要防止钢筋、模板、定位筋等的移动和变形。

  8. 浇筑的混凝土要充填到钢筋、埋设物周围及模板内各角落,要振捣密实,不 得漏振,也不得过振,更不得用振捣器拖赶混凝土。

  9. 分层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使上下层混凝土一体化。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出凝 10 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须将振捣器插入下一层 混凝土 5cm 左右以便形成整体。

  10.由于混凝土的泌水、骨料下沉,移产生塑性收缩裂缝,此时应对混凝土表面 进行压实抹光;在浇筑混凝土时,如遇高温、太阳暴晒、大风天气,浇筑后 应立即用塑料膜覆盖,避免发生混凝土表面硬结。

  11.对大体积混凝土,应控制浇筑后的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及其与表面的温差、 混凝土表面与环境的温差,内部最高温度一般不高于 70℃,内外温差不超过 25℃,混凝土表面与环境差不超过 15℃。

  12.滑模施工时应保持模板平整光洁,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与滑模速率 匹配,防止滑模时产生拉裂、塌陷。

  13.板类混凝土面层浇筑完毕后,应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抹压。

  14.应按设计要求合理设置后浇带,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无设计要求时,后浇带易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 8 周后再行浇筑,且应加强 该处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15.施工缝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接茬处剔凿干净,浇水湿润,并在接茬处铺水 泥砂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保证施工缝结合良好。

  3.4.5 混凝土的养护 1. 养护是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重要措施,必须充分重视,并制定养护方案, 派专人养护工作。

  2. 混凝土浇注完毕,在混凝土凝结后即须进行妥善的保温、保湿养护,尽量避 免急剧变化、振动以及外力的扰动。

  3. 浇筑后采用覆盖、晒水、喷雾或用薄膜保湿等养护措施;保温、保湿养护时 间,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 少于 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

  4. 底版和楼板等平面结构构件,混凝土浇筑收浆和抹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防止表面水份蒸发,混凝土硬化至可上人时,可揭去塑料薄膜,铺上麻袋或 草帘,用水浇透,有条件时尽量蓄水养护。

  5. 截面较大的柱子,宜用湿麻袋围裹喷水养护,或用塑料膜围裹自生养护,也 可涂刷养护液。

  6. 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1-3d)后,必须时应及时松动 11 两侧模板,离缝约 3-5mm,在墙体顶部架设淋水管,喷淋养护。拆除模板后, 应在墙两侧挂麻袋或草帘等覆盖物,避免阳光直照墙面,连续喷水养护时间 符合 5.6.3 条规定;地下室外墙宜尽早回填土。

  7. 冬期施工不能向裸露部位的混凝土直接浇水养护,应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 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保温材料的厚度应经热工计算确定。

  8. 当混凝土外加剂对养护有特殊要求时,应严格按其要求进行养护。 3.5 管理方面 应当确定科学的控制裂缝标准,合理的选择施工进度,避免在混凝土施工 中过分抢修工期,监督混凝土施工中制定的各项技术措施,必须严格执行。不 应当预先指定设计及施工方法,设计图纸上不应指定施工单位采用尚不成熟的 外加剂。施工过程中及验收后发现有少量的裂缝,应当采取化学灌浆方法和封 闭方法加以处理,轻微的收缩裂缝不应作为“事故”处理,不应降低工程质量 标准,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结构物的正常耐久使用,完全满足设计要求。除非 承载力严重不足,不要轻易打掉重建,耗费巨资补强加固。注意到同一设计单 位设计,同一材料供应单位,同一施工单位施工,在相同环境中,裂缝程度却 完全不同,这是常遇到的现象,其要害是“非均质性” ,裂缝控制的作用效应及 抗力都是高度离散性和随机性的问题。 3.6 环境方面 注意施工的季节,环境的温湿度及气象变化对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严 格控制现场坍落度、防风、及时和气象站保持紧密联系,应当尽可能在较低的 温度环境中开始浇灌混凝土,中间特别注意急剧降温、急剧干燥对混凝土的不 利影响。注意暴雨中不能浇灌混凝土。 12 第4章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4.1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4.1.1.表面处理法 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 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 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 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4.1.2 填充法 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