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第2页)

84 次下载 18 页 32169 字【 字体: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第2页)

论文助手微信:bylw8com 论文客服QQ:3456178106

  四、应用信息技术共享资源方便教师备课

  初中的政治教学中会遇到很多难题,最突出的是资源匮乏。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查找资料是最便捷的途径,具有其他途径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通过网络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相关资料。有些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和请教,及时加以解决。在网络没有应用之前,要解决类似的问题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不一定有满意的结果。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快捷性恰好符合了初中的政治综合性、时事性的特点。应用信息技术,丰富了政治课教材,方便了教师备课,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利用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可以及时分享到相关的课件、教案、学案、试题等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对这些资源加工制作,就可以变为适合自己教学的资源。由于网络资源不受时空的限制,而且具有及时性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分享资源,使落后地区的教育有了跨越式的发展,缩小了地区差距。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师教学方法得到改进。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创立新的教学模式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改变了传统初中的政治教学中“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进入课堂,代替了很多粉笔和语言的功能,不仅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效率,而且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另外,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提高了教师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水平。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第2页) 2

  摘要:本文从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教学行为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入手,重点是运用课堂观察法,探究上述现象背后隐含的原因以及矫正偏离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的有效策略。本文重点探究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引起教学目标偏离的核心因素,且由于笔者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有限,因此,本研究暂不考虑目标的设定是否科学合理,也暂不考虑所产生的后果。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教学行为;教学目标偏离

  [概念界定]教学目标偏离:本文所说的教学目标偏离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偏离了自己所预设的教学目标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程度上的偏离(高于或低于)和方向上的偏离(与教学目标无关或无教学行为支撑教学目标)。

  一、问题缘起

  20xx年10月,我调到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始了初中思想品德教研员的生涯。在一次偶然的听课中,通过对上课教师的目标达成度的观察,发现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基本缺失。这激发了我的思考:这种教学行为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出现的频次有多少?由此,我制定了一张课堂观察表,用于观察教学目标的偏离情况。……填表说明:1.“教学目标”一栏,主要填写上课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2.“教学行为”一栏,主要填写提问行为、教学任务或教学环节;3.教学目标偏离:是指课堂教学中,偏离预设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可以分为程度上的偏离(高于或低于)和方向上的偏离(与教学目标无关或无教学行为支撑教学目标);4.如果教学行为未偏离教学目标,就在“一致”一栏打钩,否则在“偏离”一栏打钩;5.偏离原因:可以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得到具体的原因;6.教学目标与教学行为未必要一一对应,也可以有多个行为支持一个教学目标;还可以有一个行为综合指向多个教学目标。

  二、现象分析

  近三年来,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研员,共用上述量表观察了81节初中思想品德课,发现在56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明显偏离了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占被听课教师的64%。共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178个。其中程度上偏离的87个,主要集中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与教学目标无关的教学行为43个,主要体现在导入环节太“绕弯”(12个),提问离目标太远或基本无关(16个),或教学时间有剩余的时候随意布置学习任务(12个);无教学行为支撑的教学目标共48个,集中体现在过程与方法目标形同虚设(15),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形同虚设(33)。深入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教师教学行为偏离教学目标的具体表现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拔高或降低;二是教学任务的设置偏离教学目标(过散或整串偏离);三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淡化甚至缺失;四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淡化甚至缺失。

阅读全文